24个部委72位部长密集调研:给招商引资释放了哪些重磅信号?
【招商引资内参导言】
中央各大部委是中国经济的主要操盘手。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各大部委的24个部门72位正副部长密集出京调研,引起了经济界的高度关注。招商引资内参(微信号zsyznc)选取此文,从72位位高权重的部长们调研行程中,希望能够帮大家厘清未来招商引资面临的形势以及要高度重视的一些问题。
九月底,李克强总理向部长们喊话“下基层调研”。十一假期刚回来至今的一个月时间里,各部委已经悉数行动起来,共有24个部门72位正副部长密集出京调研。
部长们如此积极下基层调研,不仅因为总理连续“发火”要求督查重大部署的落实情况,他们还肩负了更重要的任务。十八届五中全会近期在京召开,国务院各部门“一把手”都在会上为“十三五”规划提意见,基层调研是第一手资料的主要来源。事实上,部长们的调研主题,的确覆盖了“十三五”规划的方方面面。我们也可以从这72位部长的密集调研形成,窥探未来招商引资工作中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方向。
1、招商引资要高度重视重庆经验
部长调研的一个关键点位是重庆。“重庆模式”是近年来中央高度关注的地方发展和治理经验。今年前三季度,重庆GDP同比增长11%,位居增速第一。2013年以来,重庆已经连续七个季度蝉联全国GDP增速第一,且都在10%以上。在今年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的背景下,重庆“逆势”增长,其背后的鲜活经验和生动案例自然颇有吸引力。
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重庆看得很细。3天里,他走访多处,又一连3次主持座谈会,并反复称赞“重庆经验”,他说:“这次调研,意在梳理、总结重庆的经验,同时认真研究重庆提出的意见建议,继续支持重庆经济社会发展。”
今年6月,黄奇帆对“重庆经验”有过总结。此次,徐绍史再提“重庆经验”,除了回应黄奇帆外,也可看作是中央对重庆发展的高度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徐绍史特别提到重庆“干部精神状态好”,这样的高度评价,重庆广大党员干部已经等了很久。
我们会看到,重庆近几年的经济模式和招商引资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一点也受到了中央的高度认可。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重庆的招商引资经验,学习重庆干活,主动将重庆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拉动招商引资大发展。
2、招商引资要向广东学创新
广东是最受关注的地方,13位部长选择到这里调研。他们来自手握实权的经济部门,普遍为“一把手”带队。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十一”长假刚结束便直奔广东。他是制定“十三五”规划重要参与者,一言一行都透露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信号。国资委主任张毅同日也低调现身广东,当地媒体报道称他此行与国企改革、创新创业有关。
各位部长为何不约而同选择广东?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座谈开场白中给出了答案:“广东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事实上,凡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节点,广东总是“一号首长”们释放改革信号的首选之地。
我们从13位部长广东调研的主题中看到,创业创新是部长们最关注的重点,尤其是深圳这些年在创新创新方面成了模范城市。这也促使我们要在招商引资中,更加以改革精神拉动本地的创新创业工作,让创新创业成为招商引资中越来越重要的关键词。
3、招商引资,要高度重视5大关键词
通过对72位部长调研时的行程,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关键词出现的频率最高:
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智能制造、稳增长
很明显,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通过各种方式方法确保中国经济和地方经济的稳增长,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在中国目前既有的发展模式下面,稳增长就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所以说,各地招商引资仍要面临比较艰巨的任务,稳增长的压力会直接释放在招商引资上面,各地招商工作者要加倍努力才能完成业绩考核。
与此同时,我们要认识到,招商引资要把重点盯住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创新创业、智能制造这四大领域。这四个关键词是目前中央政府制定的国际战略中最关注的,也是目前中国经济中最活跃的几个区域,更是关注中国经济未来能够继续保持中高速发展的关键要素。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加大对这些领域的倾斜力度,通过政策措施、改善营商等多种方式,为这些领域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他们发展好了,各地招商引资自然会实现高速增长。【本从综合长安街知事等媒体,欢迎转载,敬请注明出处】【招商引资内参:微信公众号zsyz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