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6万粒黄螺稚贝放流浙江舟山嵊泗海域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2-23 11:43:01
记者从嵊泗县科技局获悉,针对黄螺资源严重衰退的现状,嵊泗县海洋科技研究所日前成功培育出黄螺苗种58.6万粒,并投放于绿华岛附近海域。该所将连续三年开展黄螺育苗和增殖放流,增加嵊泗海域黄螺数量。
黄螺是名贵海产品,肉味鲜美独特,由黄螺加工成的嵊山螺酱更是远近闻名,畅销周边沿海地区。迄今为止,市场上的黄螺仍主要靠从自然海区捕捞。由于近年来国内市场需求量剧增,捕捞强度提高,导致自然海区黄螺资源量渐趋衰竭。
2009年,嵊泗县启动黄螺规模化人工繁育和增养殖技术研究项目,连续两年实施黄螺人工育苗和增殖放流,取得阶段性成效,渔区群众普遍反映黄螺数量有所增加。但经过几年捕捞,嵊泗海域黄螺数量又逐渐减少。今年6月,该县决定再次启动黄螺人工育苗课题研究。
据了解,该课题经过3个多月的技术攻关,历经产卵、孵化、幼体培育、附着和稚贝培育等阶段,顺利通过现场验收。培育出来的黄螺稚贝,经随机测量,连续抽 取3次,每次抽取30粒稚贝,测得稚贝均高1.2毫米。嵊泗县海洋科技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与厚壳贻贝、小刀蛏和等边浅蛤等双壳贝育苗技术相比,螺类育 苗难度更大,最关键技术是要掌控黄螺幼体附着变态期的喂饵时间和饵料种类转换。目前,课题组已初步掌握了黄螺人工采卵、浮游幼体培育、变态期饵料转换和稚 贝培育等技术。
该负责人表示,嵊泗黄螺人工育苗技术目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但仍属试验阶段。该所今后三年将继续黄螺人工育苗的课题研究,掌握黄螺规模化人工育苗关键技术,并对放流幼苗进行定期跟踪调查和管理,为黄螺大规模增殖放流和人工养殖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