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岛周边分布盘鲍海参等海珍品 建海底藻场
在 崂山区王哥庄街道返岭村东的海域上,散落着一个海岛群。在这些“海上明珠”中,狮子岛紧邻被誉为海上仙山的崂山,距离陆地最近处只有4.5公里。当多旋翼 无人机缓缓升起,取景器里传来的画面更是让人叫绝:在海上平流雾的缭绕之中,蔚蓝的海水,奇异的山峰,构成一幅秀丽的山水画卷。
记者 马晓婷 摄影 宋新华
观岛
乘船海上看到“卧狮”
早上8时,记者抵达仰口码头。由于近岸礁石多,大船无法靠岸,记者和拍摄人员先乘坐快艇,又转乘崂山区海洋与渔业局的中国渔政船,再继续向狮子岛进发。当渔政船距离狮子岛大约500米左右时,又遇到了成片的礁石。记者只得再联系来一艘渔船,上船后慢慢向狮子岛靠近。
“这个岛之所以取名狮子岛,就是因为它从某一个角度看像狮子。”驾驶渔船的老张笑着说,“能不能看到‘狮子’,就看你们有没有眼福了。 ”于是,记者就 开始紧盯着远处的狮子岛找“狮子”。当渔船驶到狮子岛的东面时,老张兴奋地说:“你看,多像头狮子! ”果然,记者眺望远处的狮子岛,岛子裸露的岩石部分 “勾勒”出了一头卧狮的画面。岛上微微凸起的山体像是狮子的头部,而另一边则是它的身子和尾巴。
探岛
3名看岛人守护海参鲍鱼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人赞叹:在渔政船上看着全是岩石的狮子岛,绕到另一侧后满眼看到的都是郁郁葱葱。狮子岛周围的岩礁群不同于前海一线,大都是长条状的岩石从海水中破“水”而出,锋芒毕露。周围的海水清澈,一排排的浪花在岩礁间翻滚点缀。
记者从狮子岛的小码头上岸,一只黑色的田园犬先来“打招呼”。很快,一名中年男人出现。“我姓刘,是峰山村的,刚上岛两三个月。这个岛被人承包了养殖鲍 鱼、海参,我们三个人在岛上看岛。”他说,在岛上,淡水和蔬菜都要从陆地上带过来,发电靠太阳能。海参鲍鱼上岸的时候,老板会请潜水员下水一个个摸上来, 我们除了负责补给,还要负责运送。在老刘的引导下,记者探访狮子岛,大片的野生芙蓉树开满红花。涨潮时,东屿和西屿之间连接的礁石就会被淹没。
瞰岛
空中看如起飞的白鹭
即使有绵延的崂山在云雾中做背景,狮子岛的美依旧大气粗犷。但仅仅依靠双眼,根本无法将狮子岛的美完全揽入怀中。为了看清楚狮子岛的模样,多旋翼无人机在岛子中央空地上缓缓起飞。透过取景器,狮子岛的全貌呈现在记者眼前。
正是落潮时刻,狮子岛岛群的东屿和西屿连在一起,其中东屿就是狮子岛。据《崂山区图志风物卷》记载,从大、小管岛上遥望此岛,酷似昂首怒吼的狮子,故 名。但在多旋翼无人机的取景器中传回的从未有过的空中视角中,东屿与西屿连在一起时,整个岛群仿佛是一只飞翔的白鹭,从容而优雅。绿色的植被仿佛是它的羽 毛,因为郁郁葱葱而显得柔软。狮子岛上,一条细长的小路从山顶穿过。从300多米的高空拍摄,在翠绿的海面上,狮子岛反多了几分柔和,“袒露”出它柔情的 一面。
规划
附近海域将建海底藻场
2013年,崂山区正式开始建设我国 北方首座公益性海洋牧场——崂山湾公益性海洋牧场。本次海洋牧场共建设会场湾资源保护型鱼礁区、崂山湾A区休闲生态保护型鱼礁区、崂山湾B区生态保护型鱼 礁区三处人工鱼礁群。其中崂山湾B区生态保护型鱼礁区,就位于狮子岛东南侧海域,这里也是崂山湾公益性海洋牧场建设的最后一部分。该处鱼礁区不以增殖生物 为目的,主要功能定位为资源保护型鱼礁。工程建成后开展藻类移植,通过在海底采用人工直接种植的方法培育海底藻场,计划今年年底前完工。
崂山湾公益海洋牧场建成后,我市、区两级将每年定期增殖放流梭子蟹、对虾、海蜇、鱼苗等,为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助力。下一步,崂山区除保护好海洋牧场的渔业资源外,还将与周边的社区联合探索发展休闲垂钓、休闲渔业等经济模式,真正实现海洋牧场的良性发展。
强援
专业海上运动俱乐部加盟
随着海岛行的推进,记者很快发现了最大的难题——海上交通,诸多无人岛周边礁石密布,记者所乘坐的大型渔政船无法靠近,就连渔政部门的执法快艇都不敢前 行。得知此事,青岛海乐汇摩托艇帆船运动俱乐部负责人高韬找到记者,愿意加盟海岛行,协助晚报完成余下的海岛探访任务。
青岛海乐汇 摩托艇帆船运动俱乐部是一个专业的海上运动俱乐部,目前俱乐部拥有二十多名专业的摩托艇和快艇运动员,并在全国各大赛事中数次夺冠。对于此次海岛行探访, 高韬派出一艘川崎摩托艇、一艘西度摩托艇以及一艘充气交通登陆艇,此外还准备有多个漂浮登陆筏。“这些摩托艇都是世界最顶级的艇,吃水只有二十多厘米,在 近海可以说没有去不了的地方,而登陆艇可以运送人员和物资,完成此次海岛行任务将非常轻松。 ”高韬说,他将带领两名专业水上运动教练参与交通和海上急救 保障工作,到达目的地后一同登陆探访海岛。
狮子岛
位于王哥庄办事处返岭村东,距陆地最近点4.5公里,岛屿面积约0.04477平方公里(67.15亩),最高点海拔37.7米。岛周围岩礁海域分布有盘鲍、海参、石花菜等海珍品和经济藻类,土壤为棕壤土,植被主要为山草、棉槐等。
据了解,港东村是明朝弘治年间立村的,村民以捕鱼为生,到了万历三年,村里盖了庙,名叫回龙庵,狮子岛最早是回龙庵的庙产。到清朝中期,回龙庵没落了,狮子岛逐渐被港东村村民所利用。在没有渔船的年代,村民乘着木筏到狮子岛上割草,赶海采石花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