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天津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市海洋局编制了海水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海洋服务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4个专项规划,近日在全市正式实施。根据规划,本市通过大力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20年,天津市海水淡化能力将从目前的30万吨/日提升至60万吨/日,进一步造福百姓。
据悉,本市海水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规划提出,本市将投资117.4亿元,到2020年建成19个重点项目,实现海水淡化工程产能利用率提高到70%,直接利用海水量20亿吨/年;溴素产量达到1.8万吨、氯化钾产量达到10.5万吨、氯化镁产量达到105万吨、硫酸镁产量达到35.7万吨。市海洋局相关负责人说:“我们正在重点攻克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海水化学资源利用、海水利用膜制备等关键技术,打造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创新及产业化基地。”
此外,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规划提出,本市将总投资441.8亿元建设47个重点任务,提升新型自升式钻井平台等大型海洋工程装备的总装集成能力。到2020年,使本市海洋工程装备总产值突破130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0%左右。海洋服务业发展规划提出,本市将打造“一带四区”的海洋服务业布局,建设滨海旅游、邮轮产业、海上观光、海洋科研教育等18个重点项目。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规划提出,本市将引进200名国内外海洋生物技术与医药领域各类人才,重点发展海洋医药、海洋生物材料、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农用制品、海洋生物酶制剂、海洋生物质能源等产业。
“本次制定出台4个海洋战略新兴产业专项规划,对于推进本市海洋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