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现代渔业示范区打造黄蓝经济重要增长极
一辆辆工程车在繁忙的工作,不远处就是宁静的莱州湾,工人们正在进行紧张的施工。
这里就是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就在4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片荒芜的盐碱地。如今,这里已经集聚了多家规模以上水产品养殖企业,年产海参1.2万吨,“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公司在这里经历了质的飞跃,现在我们已经是华北最大的海参养殖基地了。”山东海跃水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宁超峰对记者说。
“现在老百姓生活条件提高了,越来越多的人吃得起海参了,可是他们没有做海参的经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老百姓把海参买回家开封既食。”从海产品养殖到海参加工,海跃公司的产品升级之路,折射出的正是我县海洋经济的升级之路。近年来,我县积极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延伸海洋产业链条。
“这片海洋曾经是我们垦利人民‘生存的海洋’,现在正在变成‘发展的海洋’、‘生活的海洋’。”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副主任任方旭说。渔业示范区濒临莱州湾,地势平坦,区位优势非常明显。面对丰富的海洋资源,示范区不断延伸海洋经济产业链条,并探索出了一条完整的海洋经济产业链条。
要实现渔业示范区的“高效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就要像海洋“深处”要效益,探索出一条更加符合示范区实际的高效、生态、集约的发展之路。
“游客来了不光能吃到最美味的海参,还要能在这里领略到最美的风景。”现代渔业示范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耿民喜说。
目前,渔业示范区已经圆满举办以“乘船出海、赶海拾贝”为主题的赶海拾贝节,以“诵经祈祷、祭海神”为主题的红光祭海节,着力打造承载海洋文化和渔民文化的特色渔港。下一步,渔业示范区还将以红光渔港和小岛河渔港为依托,规划建设游艇服务中心、休闲垂钓中心和深海旅游码头,开发美食一条街、游客服务中心、土特产展销中心、赶海垂钓区,开发海洋文化餐饮、娱乐、体验一条龙式的休闲游服务,努力将海洋经济产业链做的更长。
“我们紧紧围绕打造‘东部海洋产业区’的发展目标,正在向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产业结构更加协调、发展势头更加强劲的海洋产业高端聚集核心区发展,力争建成全省黄蓝经济的重要增长极。”耿民喜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