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12月17日,首届海洋防灾减灾学术交流会在京举办。国家海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飞出席会议。
王飞在致辞中说,海洋防灾减灾是海洋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海洋局高度重视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经过50年的发展,国家海洋局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海洋防灾减灾管理和业务工作体系,搭建了由海洋卫星、飞机、海上船舶、浮标、潜标、雷达、海洋站等构成的立体、实时、多用途海洋观测监测体系。下一步,国家海洋局将继续加大力度,统筹资源,不断完善海洋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建设,加强海洋灾害风险管理。
针对如何开展海洋防灾减灾学术交流活动,王飞提出3点意见。一是增强海洋防灾减灾学术交流的开放性,兼顾国际国内,兼顾相关行业,兼顾国家地方。二是增强海洋防灾减灾学术交流的务实性,紧密结合国家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的部署要求和沿海地方政府、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三是增强海洋防灾减灾学术交流的可持续性,以本届学术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为基础,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机制,形成交流经验、互通有无、推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大会共收到论文115篇。会上,国家减灾委办公室、民政部救灾司、中国工程院、国家海洋局预报减灾司、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等有关单位的领导专家分别作了主题报告,与会专家还围绕海洋防灾减灾发展战略、海洋灾害风险防范与应急响应、海洋防灾减灾科技支撑与文化建设等进行了交流探讨。交流会的举办,搭建了海洋防灾减灾交流的平台,为促进海洋防灾减灾技术交流,提升海洋防灾减灾科技水平做出了贡献。
据悉,经国家海洋局预报减灾司批准,海洋减灾中心学术委员会已于近日成立,并于17日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该学术委员会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德炉为主任,来自相关领域的20余位专家被聘为委员。该学术委员会的成立,将为海洋减灾的科技创新和海洋减灾中心的建设发展提供咨询指导。
来自国家海洋局有关部门、局属单位,国务院涉灾部委,沿海省市海洋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的24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