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艘国防标准油船:“东海215”通过验收

来源: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   发布时间:2015-05-20 16:07:12 

“东海215”的关键设备标准与军方通用,战时可直接参与保障运输任务。

5月下旬,我国首艘贯彻国防要求油船“东海215”号通过验收。该油船在提高航速、纵向油料补给海军舰船、预留军事通信接口等各项战技术指标上均达到军事要求,具备战略投送海上多油种油料补给能力。

5月下旬,十多位军地船舶专家齐聚一堂,对我国首艘由民营企业参加的贯彻国防要求4000吨级油船“东海215”轮进行评审验收。记者有幸跟随验收专家组探访了我国首艘由民企贯彻国防要求建造的油船。

上午10,我们到达验收地点,映入眼帘的是一艘看似毫不起眼的油船,记者多少有点失望。然而刚登上油船,记者便被那一排排星罗棋布的输油管线组绕花了眼。油轮公司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这艘油船兼顾了军用油料的运输需要进行设计,油舱采用了特殊涂料处理,既可运输民用汽柴油等,又可运输军用的航空煤油、军用柴油等油品。在建造中,我们对油船采用的是双套的输油管系统,可以同时对外独立输出两种不同油种,满足不同舰船需求,两套管系间也可以连通,运输单一油种时,可以双管齐下,提升供油速度。”从军地船舶专家的交谈中,记者得知油舱采用的是全封闭式设计,而普通油船往往采用的是敞开式结构。

来到主甲板尾部中央,一个不起眼的油管滚筒引起了记者的兴趣。同行的海军专家杨军告诉记者:“这是我们海军专门为民船研制的纵向补给装置,有了它,这艘船就可以对海军舰船进行海上油料伴随补给,一边航行一边为战斗舰船进行纵向补给。”杨教授看着似懂非懂的记者笑着说:“你可别小看了这一改动,却可以大大增加舰队海上作战半径。”

说话间,记者跟随验收组又进到了该油船的主机舱,同行的顾永治教授一进舱便询问:“船的航速是多少?”轮机长尤建东介绍:“一般4000吨的油船航速在10节左右,但我们听取了海军专家的意见,油船建造中专门配备大功率主机,由2100马力提升到2800马力,满载条件下最高航速可以达到14.1节,完全达到设计要求。”

离开狭小而闷热的机舱,我们参观了船员的生活舱。记者发现,每个房间都标有两个标签,一个标的是船长室、船员室,一个标着干部室、战士室。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船舱比一船油船多预留了7个床位,供随船部队人员居住。”来到最上层的驾驶舱,记者发现舱内预置了通信设备操作空间、预留了军用通信设备位置,还配置了应急指挥的场所。

验收现场,陈志刚告诉记者:“这些设备的设计与预留,将满足油船对军舰的战时补给与保障,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军地两用。通过贯彻国防要求,将以平时的‘小代价’换取战时的‘大利益’。”

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途径

民用船队,既是一个国家发展海洋经济的主力军,又是维护海洋安全的后备军。推进民用船队与军用舰艇的有机融合,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途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英阿马岛海战伊始,英海军部就紧急征召了本国的大量民用船只。这些船只在平时设计建造时都要经过国防大臣和海军大臣审批,预留了标准化的的军事接口,因而能够边改装加载军用设备,边驶向马岛海域。与海军舰艇编队汇合时,它们已经开始担负兵员运输、油料物资补给、伤员后送等海上作战支援任务,有力保障了英国取得海战的胜利。事实上,自诞生之日起,英国皇家海军就把民用船队作为海军的主要后备力量和战略补充来源。曾任海军大臣的丘吉尔首相更是明确表示,英国的商船队就是英国的“第二海军”。可以说,合理把握和充分发挥民用船队的军事使用性能,不仅是历代海洋强国的管用做法,也是当今海洋强国的有效举措。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海洋经济蓬勃发展,民用船舶数量庞大,种类齐全。截至2012年底,拥有水路船舶17万余艘,总吨位2.2亿载重吨,海运船队1.3万余艘、1.2亿载重吨,但多为中小型船只,不仅“国油国运”长期未能实现,而且一有风吹草动,就要担心受制于人。由于中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足够规模的油轮运输“国家队”,在中国每年上亿吨的进口石油中,大多仍依靠国外油轮运输,“国油国运”仅占海上石油运输的较小比例。外国油轮公司,尤其是日本油轮公司经常乘机牟取暴利,在石油价格上涨时,甚至把油轮藏起佯装油轮紧张,迫使中国以更高价格租船。

令人欣喜的是,5月下旬,我国首艘贯彻国防要求的4000吨级油船“东海215”号成功通过验收。这标志着当代中国建设海洋强国选择了一条正确的战略路径。历史反复证明,海洋强国地位的取得,不仅在于繁荣的海上贸易,也不仅在于强大的海军,更在于两者的有机结合。美国海权长盛不衰的秘诀之一就在于美国以法律的形式,强制性要求民船建造必须贯彻国防要求。美国《国家动员法》《海商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中,对涉及民用船只的个人和部门所承担的义务等方面都做出了操作性极强的具体规定。

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要把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作为重要途径,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努力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4000吨级油船贯彻国防要求,只是军民融合建设海洋强国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未来,在滚装船、集装箱船、杂货船、半潜船、渔船、油船等不同类型、不同吨位的船舶中贯彻国防要求,实现生产线与海防线的无缝链接,也是建设海洋强国题中应有之义。当中国既拥有繁荣的海上贸易,又拥有强大的海军,更使二者有机结合,形成维护国家海洋安全的强大生力军和雄厚后备军之时,中国转型为陆权海权兼备的强国也就指日可待。

(海军指挥学院 张勇超)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