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近岸海域环境压力仍突出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6:16:38 
4月25日,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发布《2013年山东省海洋环境公报》。该公报显示,2013年,山东省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好,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山东省毗邻海域面积的87.4%,但近岸海域环境压力仍突出。
《公报》显示,山东省去年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总体维持在较好水平。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标导致了近岸局部海域的富营养化,重度富营养化海域主要分布在小清河口海域和丁字湾海域。全省近岸海域90%以上的沉积物监测站位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在海洋生物方面,去年该省海域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60种,浮游动物99种,底栖动物322种。鉴定出的浮游动植物种类较上年均略有增加。莱州湾海水中氮磷比失衡现象较为明显,沉积环境质量较好,海洋生物健康指数较上年略有降低,鱼卵仔稚鱼水平有所降低。庙岛群岛海域水质状况较上年有所好转,但仍存在氮磷比失衡现象;沉积环境质量良好,海洋生物种类较为丰富,而鱼卵仔稚鱼数量偏低,总体较上年变化不大。
海水增养殖区水质总体略好于上年,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站次比例为72%,比上年增加9%。11个增养殖区综合环境质量状况评价等级均为“良”或“中”,比例分别为63.6%和36.4%。重点海水浴场和滨海旅游度假区环境状况良好;海洋保护区环境状况总体良好,主要保护对象基本保持稳定。海阳核电站邻近海域放射性核素含量处于我国海洋环境放射性本底水平。
近岸海域的环境压力依然突出。2013年,山东省主要入海河流的化学需氧量、总磷和重金属入海量较上年有所增加。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对69个陆源入海排污口进行监测,结果显示,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氨氮、活性磷酸盐和悬浮物,陆源入海排污口达标排放率依然较低。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差,监测的排污口邻近海域的水质、沉积物质量、生物质量达到所在海洋功能区要求标准的比例分别为27.3%、90.9%和62.5%。
2013年,山东省全年共发现3次赤潮,其中小清河口发现2次,青岛近海发现1次,发现次数和影响面积较上年有所减少。2012年~2013年冬季,沿海冰情为常冰年略偏重……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