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借海洋经济示范区之机 建设海洋强市

来源:天津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6:17:35 
发展海洋经济是增强天津整体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津双城联动发展的重要抓手,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新的增长点。
建设海洋强市三个着力点
构筑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着重抓好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水利用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
加快海洋科技创新:尽快形成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育更多“蓝色”小巨人。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节约集约利用海洋资源,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推进海洋生态修复和防灾减灾,维护海洋自然再生产能力。
4月21日,天津市委召开推进海洋经济发展专题会。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出席会议。她强调,要充分认识发展海洋经济的重大意义,立足市情深入研究优势、潜力、空间所在,坚持科技兴海、生态优先、节约集约、陆海统筹、改革开放,以建设国家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为契机,努力打造全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海洋生态环境综合保护试验区、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导区和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做到海洋产业高端、海洋科技领先、海洋管理科学、海洋环境优化,使天津真正成为海洋强市。
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兴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崔津渡,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段春华,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袁桐利,副市长、滨海新区区长宗国英出席。副市长尹海林主持。
会上,天津市海洋局、市发改委、滨海新区、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研究所负责同志发言。与会同志进行了讨论。
孙春兰强调,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海洋强国提出了重要要求。我们要认识到,发展海洋经济是天津发展的优势和潜力所在,是增强整体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津双城联动发展的重要抓手,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新的增长点。要按照中央要求,结合天津实际,深入做好“海”字文章,推动海洋经济科学发展。
孙春兰强调,要抓住建设国家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的重要机遇,以产业、科技、生态为着力点,加快建设海洋强市。
一是构筑现代海洋产业体系。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转型升级为方向,做大做强海洋优势支柱产业,提升发展海洋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海洋服务业,着重抓好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水利用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集中优势形成品牌,做深做实做出规模,构建链条完善、技术先进、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促进海洋产业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
二是加快海洋科技创新。一方面要发挥科技引领带动作用,加强海洋高新技术创新,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海洋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围绕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核心技术,组织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水平科技成果;另一方面要加快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形成集聚发展、上下游产业对接的格局,加快发展一批海洋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更多的“蓝色”小巨人。
三是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要节约集约利用海洋资源,规范开发秩序,实行集中适度规模开发,建立海域使用权交易平台,探索市场化配置海域资源。要加强海洋环境污染防治,完善陆海统筹保护机制,建立健全海洋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度,严厉查处违规用海、破坏海洋资源环境的行为。要推进海洋生态修复和防灾减灾,划定并严守海洋生态红线,建立和实施海洋生态补偿制度,维护海洋自然再生产能力,完善灾害应急响应机制。
孙春兰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要坚持规划引领,抓紧编制专项规划,实现海洋经济规划体系的全域覆盖。要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统筹海洋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和市场配置海洋资源的决定作用,建立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海洋经济综合管理协调机制,加强对海洋经济重大问题和重大政策的研究决策、部署实施。要强化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加强对重点工程、重点项目的融资支持,引导和调整海洋产业投资结构。要加大海洋宣传,普及海洋知识和教育,引导公众树立海洋观念,增强海洋意识,建设海洋文化,营造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市的良好氛围。
黄兴国强调,要紧紧围绕发挥天津港口优势,大力建设港航物流服务体系。积极构建优良的深水大港、先进的集疏运体系和高效便捷的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服务辐射作用。提升港口能级,完善产业功能布局,提高铁路直通能力,优化口岸服务环境,着力打造“大通关”体系。要紧紧围绕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充分发挥传统产业优势,加快培育一批产业层次高、核心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海洋主导产业。大力发展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海洋再生能源、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环保、海洋旅游等新兴产业。要紧紧围绕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大力推进海洋科技创新。整合优势资源,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形成更多高水平科技成果。优化海洋人才结构,以人才开发支持海洋经济发展。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海洋,大力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严守海洋生态红线,强化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推进海洋环境综合整治,努力实现人海和谐、可持续发展。要紧紧围绕构建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机制,深化涉海领域综合改革。进一步明确职责,理顺机制,强化海洋综合管理。有关地区和部门要密切配合,科学分工,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海洋投融资体制和一支队伍管全部的管理机制,共同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