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现10年最大赤潮影响海域80平方公里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5-20 16:18:44 

4月12日,有网友在论坛上发帖称,发现大亚湾黄金海岸沿岸海水变黑,沙滩和水面上有黄绿色泡沫,疑为海水被石化污染所致。15日,惠州大亚湾区新闻中心发出通报称,经确认,海水中无石油类及苯酚类物质成分,局部海域颜色异常是由红色赤潮藻引发的赤潮,目前影响海域达80平方公里,为2004年以来最大面积赤潮。
据大亚湾区海洋与渔业分局介绍,该局已联合省、市、区专家到大亚湾区马鞭洲至澳头港海域开展了多次联合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海水中无石油类及苯酚类物质成分,4月11日海水中的红色赤潮藻和多纹漆沟藻数量达3.19×106个/升。经省、市主管部门确认本次大亚湾区局部海域颜色异常事件是由红色赤潮藻引发的赤潮,目前影响海域达80平方公里,尚未达到三级赤潮预警标准。
据省局专家鉴定,本次赤潮因近期天气异常引起,引发赤潮藻类多为红色赤潮藻和多纹漆沟藻,均为无毒甲藻。目前海面上漂浮的黄色条带絮状物质为死亡藻类,并非油污,但赤潮海水中浮游生物密度较大,易引起过敏,应避免直接接触赤潮海水。
什么是赤潮?
赤潮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人为因素引起的。人类千百年前就有关于赤潮的描述:“河里的水,都变作血,河也腥臭了。”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它并不一定都是红色,实际上是许多赤潮的统称。
目前,赤潮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公害,美国、日本、中国、加拿大、法国、瑞典、挪威、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赤潮发生都很频繁。
赤潮海域:
大亚湾区马鞭洲至澳头港海域
赤潮面积:
80平方公里
赤潮生物种类:
红色赤潮藻和多纹漆沟藻,均为无毒甲藻,密度为3.19×106个/升
链接
大亚湾海域
2004年6月,惠东平海至港口一带海域发现了赤潮,以每日15海里的速度向西漂移,漂移至大辣甲至桑州边线以南,横亘在大亚湾湾口,形成了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的赤潮带。
2013年7月,大亚湾霞涌海岸出现大量死鱼,经海洋渔业专家监测为洋流所引起的赤潮所致。
黄海海域
2012年5月4日,山东日照附近黄海海域发现大面积赤潮,赤潮分布面积达780平方公里。截至7日,赤潮向西北漂移,范围开始减小、密度降低,暂未对日照海域渔业、旅游业造成影响。
东海海域
2004年5月14日,浙江舟山附近海域发生特大赤潮灾害,赤潮面积达8000~10000平方公里……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