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美国CNN报道,试着把耳朵放进水里,看看能听到什么声音?这些声音又源自何方?在与陆地环境完全不同的深海中,声音的传播也会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变化:海水会放“烟雾弹”,这正是在监听和定位失联航班MH370的黑匣子信号时搜救队所面临的巨大难题。
泰坦尼克号带来的困扰
曾经多次在海底探索过沉船泰坦尼克号遗骸的专家们会告诉你,他们并不完全信任水下声音信号:事实证明,在水底,有时即便在距离声波定位器一、两千英尺处也没法听到它们的声音。而如今在印度洋探测到的声波信号距离搜救船还有1万4千英尺远。在水下搜索黑匣子,着实是“百闻不如一见”,最靠谱的搜索方式还是亲眼看到黑匣子正乖乖躺在海底。
水中传音
人类的听力系统并非为水中环境而设计,潜入水后“听”到的一切都变得模糊起来,仿佛一切水下的东西都在朦胧的声音中变得缓慢而压抑,而极深的海底则是一片绝对寂静。事实上,声音能以五倍于空气中的速度在水中传播。由此以鲸鱼为例,研究者认为它们能在水底相距千里处用声音交流。
声音走曲线
在海底搜救环境下,人耳似乎什么作用也没有。一系列高科技产品,比如水下测音器、声呐浮标和拖曳式声波定位器都在对海底进行显微镜式的监察。平时,这些替代了人耳的机器能在海底检测到全球海洋和天气变化,包括地震和别国的海军动向。然而它们还是会受到水中声波的影响,因为声音在水底“不走寻常路”,随时会受到水体密度影响而改变传播方向,有时甚至能作90°转向,“避开”探测仪器,这无疑又为水下探索黑匣子信号增加了难度。
传声之道
但水中声音传播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在冷水、浅水或水压低的地区声音传播就慢,而低音在水中传得远,比如地震和鲸鱼的鸣叫声;高音则传得近,很快就会散去。
飞机黑匣子的信号有非常高的音频,超过人耳可听见的最高音频。这样,黑匣子的信号虽然传不远,但有助于搜救队对它进行精确定位。
噪音污染
水下也有噪音污染。不同的声音在水中运动,非常有可能会影响到黑匣子传出的声音信号。为了保证搜救任务顺利开展,澳大利亚政府已经采取措施减少了搜索海域内的海洋交通密度。人类的海洋活动越来越频繁,船运和水下矿业的声音每年都在成倍增大。2005年,研究鲸鱼声音交流的科学家们就曾经担心海中噪音污染导致母鲸鱼无法在听到公鲸鱼的声音,使双方“不能相见”……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