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在全省率先启动未利用地开发荒碱地生金
来源:大众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6:27:01
2011年10月,东营市在全省率先启动未利用地开发项目建设。截至2013年底,两年多的时间里,东营已启动实施未利用地开发项目7个,建设总规模24.76万亩,建成后将新增耕地10.75万亩。
荒碱地是如何变成良田的?开发后的荒地如何高效利用?近日,本报记者围绕以上问题在东营进行了采访。
逾三成土地未开发利用
东营地处黄河三角洲核心区,未利用地面积达到411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3.25%。通过农用地适宜性评价分析,适宜开发整理为农业用地的未利用地130万亩,适宜生态保护的181万亩,适应开发为建设用地的100万亩,是我国东部沿海土地后备资源最多、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
“科学开发利用未利用地,是建设黄蓝经济区的重要内容,是搭建区域合作新平台的重要手段,对于探索土地利用管理新模式、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拓展全省发展空间具有重要意义。”东营市土地综合整治服务中心主任张宝民介绍,2011年2月,东营市被列入全国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2011年10月,该市在全省率先启动未利用地开发项目建设,标志着东营市在黄三角地区土地管理改革创新上率先迈出实质性步伐。
为确保未利用地开发科学高效,东营市确定了“先易后难、分期分批、稳步推进、高效开发未利用地”的原则,并突破项目规划先测量后设计的传统思路,实行测量与设计并行,避免了以往测量在先、设计在后容易出现误差的现象,实现了测量和设计一步到位,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质量。
截至2013年底,东营市已启动实施未利用地开发项目7个,预算投资约15亿元。其中,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土地整理项目、河口区新户镇永合土地开发项目、河口区新户镇北李土地开发项目等3个项目已全面竣工,新增耕地1.3万亩,完成投资1.12亿元。河口区新户二期土地开发项目、东营市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土地开发项目、东营市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二分场土地整理项目、挑河东片土地开发项目等4个项目正在实施,总规模21.8万亩,预计新增耕地9.45万亩,投资14.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