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国领导人2013年10月提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后,国际舆论立即对这一新提法产生浓厚兴趣。2014年2月12日,中国外交部将这一概念阐述为“加强海上互联互通以及发展海洋经济”。有外媒据此将这一概念形容为,中国欲在世界市场上“重新包装”。
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当地时间2月13日发表香农·蒂耶齐的署名文章称,起初,“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专门针对东盟提出的。但是,中国与斯里兰卡高官会晤期间也提出这一概念,揭示了一种更为宏大的设想。
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印尼期间发表演讲称,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蒂耶齐指出,“海上丝绸之路”将具有外交与经济的双重意义。就具体举措而言,“海上丝绸之路”要求中国与伙伴联手修建海上基础设施,特别是港口。既然这个概念被正式拓展至斯里兰卡,中国可以在与东盟加强合作的同时进一步西进。
斯里兰卡广播公司2月14日报道称,斯中高层近期会晤期间谈及的“海上丝绸之路”对于双边经贸往来而言至关重要。斯里兰卡2014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为7.5%。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斯里兰卡必须加强与中国、印度以及日本的经贸往来。
印度媒体也对中斯同意共建“海上丝绸之路”一事十分关注。《印度教徒报》称,虽然合作的具体措施尚在讨论之中,但这一决定无疑会增进中斯两国的关系。
文章还提出一个问题,“海上丝绸之路会否挤压印度的战略空间”。报道并未正面作答,而是引述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一段讲话内容,“中国之所以提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是希望发掘古丝绸之路特有的价值和理念。中方在这方面完全持开放态度,欢迎其他国家为此提出好建议。”
蒂耶齐还在文章中指出,“海上丝绸之路”显然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相似之处,后者从中国向西延伸至中亚国家。这两个概念体现了中国作为主要经济强国的历史渊源,完全切合习近平提出的民族复兴的主题……
查看全文:http://www.hellosea.net/show.php?xuh=7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