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威海两会看发展系列:深耕经济 转型跨越
与会代表在认真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昨日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为2014年的威海经济标示出新的路径——坚持产业强市,按照一产抓特色促跨越、二三产抓结构上规模的思路,着力拉长产业链条,培植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三次产业在更高层次上协调发展、产业内部结构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加快转变。
代表、委员一致认为,建设现代化幸福威海,发展是第一要义。《政府工作报告》将中央精神和威海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对全市今年经济转型跨越工作进行部署安排,明确了今年经济转型跨越的六大突破口,勾勒出经济转型跨越新蓝图,更具创新性,更富规律性,更有时代性。
■关键词
强化工业带动
■实现路径
实施产业集群“3+4”发展战略;实施龙头企业扩张、高成长企业提升、新兴企业培育“三百工程”;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引导骨干企业突出技术含量高的核心生产环节,将辅助生产环节向中小微企业转移,促进产业分工协作。
■代表委员访谈
优化产业结构 推动转型跨越
人大代表王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既很好地贯彻了中央和省里的精神,又切合我市实际,具有很强的前瞻性、预见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市经信委将围绕“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的决策部署,按照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体要求,加快工业转调创步伐,打造工业升级版。今年预期目标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力争增长11.5%;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5%;节能降耗工作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任务。
按照“转型升级、集聚发展”的原则,实施产业集群“3+4”发展战略,研究出台具体指导意见,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做强一批名优产品,膨胀一批龙头企业,拉长一批产业链条。
按照“分类指导、梯次发展”的原则,实施龙头企业扩张、高成长企业提升、新兴企业培育“三百工程”,推动市场主体增数量、上规模,年内新增加过10亿元企业6家,过亿元企业24家,规模以上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
按照“创新引领、项目支撑”的原则,坚持科技创新和项目建设“双轮驱动”,组织实施总投资838亿元的百项重点工业项目,打造一批综合研发平台、一批行业研发平台、一批企业研发平台,抓好重点领域节能、百企节能降耗、节能产品惠民、循环经济示范、过剩产能化解五大工程建设,加快化解船舶行业过剩产能。
加强科技创新 打造“天”字招牌
政协委员孙海涛:机械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改造提升机械制造等4个优势传统产业集群的内容,为我们传统企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作为传统机械制造行业发展的排头兵,天润曲轴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通过信息化建设、无纸化办公、生产线自动化改造、加强科技研发等方面,让身披传统“外衣”的天润曲轴华丽转型,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天润曲轴位于南海新区的工业园,是大型曲轴制造基地,拥有一条年产量达4万吨的铸造生产线,企业产能大幅膨胀,为其发展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今的天润曲轴,平均每年申请30个专利,具备进军国际高端市场的实力,为打造曲轴行业“天”字招牌打下了好基础。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