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斑

黑斑鳃棘鲈
黑斑鳃棘鲈。俗名:黑白鳃棘鲈。胸鳍鳍条数多为17。背鳍和臀鳍鳍条部末端呈圆形,幼鱼的头和体侧具6块黑色横斑。成体呈褐色,具极细小蓝点。体长15厘米。分布地区:南海、西太平洋热带水域。
黑体管鼻海鳝
黑体管鼻海鳝。俗名:马彩鳗。幼鱼前鼻呈管状,随成长管壁呈膜状。上下颌端须分枝并延长。幼鱼体色为黑色,雄鱼为天蓝色;雌性为黄色。体长1.2米。分布地区:南海、台湾沿海及西太平洋。图中是在珊瑚礁中的黑体管鼻海鳝(头和尾)
白边锯鳞鳂
白边锯鳞鱼畏 。鳃盖骨后上缘皮膜具一红黑色窄带,胸鳍腋部有紫红色大斑。后背鳍、臀鳍、腹鳍与尾鳍前缘呈乳白色。体长15厘米。分布地区:南沙和西沙群岛及台湾海域,非洲东部和中美洲海域。
角箱鲀
角箱鲀。俗名:牛角。头、体被甲呈五棱形,眶前棘、腰骨棘各一对。尾鳍具紫蓝色圆斑。体甲黄绿色。体长56厘米。分布地区:南海、东海、黄海、红海、非洲东部和夏威夷海域。
肩环刺盖鱼
肩环刺盖鱼。俗名:白尾蓝纹仙。肩部具一蓝色圆环。体侧具6条蓝色斜带,幼鱼多具环纹。体长30厘米。分布地区:南海、台湾沿海、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热带海区。
黑鳃刺尾鱼
黑鳃刺尾鱼。尾柄两侧各具一尖棘。幼鱼体紫黄色,成鱼暗褐色。眶前后具橙斑。体侧密列橙色暗波纹。鳃孔上端经鳃盖后缘至颊部具一黑带。体长20厘米。分布地区:印度洋热带水域和太平洋中、西部热带水域。
马夫鱼

甲尻鱼
甲尻鱼。俗名:金毛巾。体侧具8条黑边的蓝紫色横带,带的两端稍向后弯。体长14厘米。分布地区:南海;台湾海域、红海、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热带水域。
二色刺尻鱼
二色刺尻鱼。俗名:石美人。头侧具一蓝墨色眼间带。体前部黄色,后部蓝色,尾黄色。体长12厘米。
分布地区:南海、台湾沿海和太平洋热带水域。
火焰刺尻鱼
火焰刺尻鱼。俗名:闪亮仙。前鳃盖骨后角具一向后强棘。体鲜红色,具6条黑横带。体长6厘米。
分布地区:太平洋热带水域。
斑胡椒鲷
斑胡椒鲷。俗名:蝶石鲈。背鳍鳍棘与鳍条间具深凹刻。幼鱼和成鱼体色不同,成鱼的头、体具白底褐色斑点。体长60厘米。
主要分布于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及台湾海域,太平洋中、西部热带海区。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