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平台托起钓具之都 威海蓝色产业借势起跳
10月10日上午,第六届中国威海国际渔具博览会在威海国际展览中心拉开帷幕。威海国际展览中心,这个承载威海会展产业发展的坚实平台、引领会展经济转型升级的行业龙头,通过全面提升服务功能,打造出国际化、产业化、品牌化、信息化的区域一流展会平台,为商家们提供了一个拓展事业、开掘财富的舞台,推动着威海这一“中国钓具之都”搭建起阔步融入世界的舞台,助力威海“蓝色休闲之都 世界宜居城市”加快建设步伐。
展馆设施升级
蓝色产业借势起跳
可在同一侧上下的扶梯,规格统一、崭新齐备的展具,先进健全的消防设施……走进展馆,令人耳目一新的硬件设施成为渔博会的亮点。
展会不仅可以形成联动效应,带动城市经济发展,还能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为此,今年我市投资1000多万元改造完善了场馆的硬件设施,进一步支持引导我市展馆经济,抓住蓝色经济和休闲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当日一大早,宁波佳林渔具工作人员进入展馆,洁白的背景墙、崭新的桌椅等展具让他们眼前一亮。据了解,为提升办展质量,市政府投资购买了1200余套全新展具,一改以前租用展具的历史,让“好马”配上了“好鞍”。
为强化展会安全保障,市政府还投资对场馆消防设施系统进行了全新改造升级,消防栓、自动喷淋等一应俱全。“30多年来,我市渔具产业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集群,渔博会的展览规模和参展商数量两大主要指标已超过世界著名的三大渔具展。展馆的升级改造,能够带动我市蓝色经济向纵深发展,在世界叫响中国钓具之都的金字招牌。”展会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说。
服务升级
客商享全方位保障
昨日下午,渔博会承办方之一的工作人员杨扬匆匆来到商务服务中心增印200份《展位预订表》。原来,她负责向参展商发放《展位预订表》,没想到因参展商众多,她准备的600多份材料根本无法满足需求,幸好,商务服务中心的打印复印服务给她解了燃眉之急。
刚刚投入使用的商务服务中心,可以发货、上网、打印、取款,成为渔博会重要的配套设施。商务服务中心只是会展中心规范服务、提供“一站式”服务、解除参会人员单位后顾之忧的缩影。
在为期4天的展会期间,国际展览中心安排了300多人次的保安、保洁员,较去年均有大幅增加,全方位保障展会安全和卫生。“团市委协助招募了50多名高校志愿者,并进行了岗前培训,确保每位志愿者都能提供优质服务。”威海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薛涛介绍,国际展览中心还对监控系统进行了整修,场馆监控摄像头达到100多个,基本实现了场馆无缝隙覆盖,保障了场馆安全。
走出展馆,一个硕大的LED屏幕上,行业最新产品信息轮番上演,吸引了不少参展人员驻足观看。薛涛告诉记者,这个LED屏幕面积为60平方米,总投资70万元,能够及时发布展会信息,是整个渔博会的窗口。
细节处彰显服务内涵,为保证参会人员吃得好,会展中心进一步规范了供餐环节,与2家市内知名餐饮企业达成协议,进行餐饮专供,保障食品安全。
人气升级
钓具之都赢赞誉
近3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1261个国际标准展位、2000多名国内外采购商……昨日的渔博会,规模空前。
挪威采购商Manon Jacob-sen介绍,这是她第三次来威海参加渔博会,每次参加都会让她有不小的收获与惊喜。当天,她在威海拓钓渔具有限公司订购了300支路亚鱼竿。
让Jacobsen满意的,除了展会上的渔具产品外,还有这里一流的服务:得知她中文不熟练,主办方专门给她配备了一名翻译,让她与参展商交流起来更加顺畅。Jacobsen表示,本届渔博会规模空前,产品多人气旺,她会在这里详细考察,把满意的产品带回去……
查看全文:http://www.qdlsjj.com/news/view.php?id=9050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