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区行走|集成创新促烟台加快向"蓝"转向
总投资500亿元的东部滨海生态城、总投资154亿元的国际商务城、将半潜式深水钻井平台输往世界市场的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项目……提到烟台蓝色经济,人们常常会想起这些“巨无霸”大项目。在大项目搅动“四区一岛”蓝色经济区基础上,烟台正强化集成创新提升优势产业,带动全市重点企业、园区向蓝色转向、向高端转型。
在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一台Scarabeo 9(D90)半潜式钻井平台模型吸引了记者驻足。公司副总经理滕瑶说,这是中集来福士最新研发的世界上最先进的第六代钻井平台,可以在全球超过95%的深水海域工作,包括墨西哥湾、南大西洋等深水海域。该平台的详细设计和建造调试由中集来福士自主完成。
目前中集来福士已成为国家能源局唯一的国家能源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研发中心,现已发展为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的行业龙头。在烟台,像这样的集成创新还有很多。
打造集成创新机制是提升优势产业、向蓝色转型的原动力。
烟台市发改委副主任牟广文介绍,绿叶制药集团与烟台大学合办药学院,与中科院海岸带所等共建海洋生物技术中心,探索出独具特色的“绿叶模式”。
“这一模式将院所、企业、大学等科技实体有机联系在一起,整合国内外技术、资本和市场各方面的资源,协同创新,发挥‘政产学研’各方的优势作用。”牟广文说。目前,烟台列入省里统计考核的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191家,其中国家海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等涉海平台30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7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9.2%。
区域战略上,烟台采取“一级领先、多级崛起”战略,全力推进“四区一岛”等重点板块开发建设,培育烟台新的增长极。
由牟平金山湾至烟台保税港区的烟台市区东部滨海一线600平方公里,被烟台人称为东部新区,是领先的“一级”,是全市蓝区建设的“一号工程”。记者发现,金山港区路网、管网建设全面拉开,海洋产权交易中心、海洋经济总部基地、海洋创业服务大厦等一批大项目进展迅速,东部新区正朝着“起步成势”的目标快速推进。
蓝区建设也成为烟台开放合作的新高地。海即跨海大桥已经通车,搭建起烟台与青岛的蓝色大动脉,随着五龙河大桥即将完工,海、莱、即将形成“半小时经济圈”……
查看全文: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1309/20130922/news_20130922_226377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