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树峰
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海洋强国”目标的确立,海洋防灾减灾需求不断增加。海洋预报减灾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协作、转变思路,开拓创新,以提升海洋观测能力为根本,以预报减灾事业服务于海洋经济的发展、服务于海洋生态文明为指向,以进一步拓宽海洋防灾减灾业务领域为目标,在加强观测预报体系建设、推进观测预报各项重点工作的同时,规范有序地开展海洋观测预报减灾的各项工作,全面推动海洋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
统筹总体框架规划 推进防灾减灾制度建设
《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12年6月起施行,为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确立了法律基础。为保障《条例》有效实施,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减灾司统筹规划了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制度体系建设总体框架,并出台了《海洋台站信息管理系统运行管理》《海洋观测仪器设备运行维护责任制度》《海洋站(点)观测业务检查考核办法》《海洋站(点)观测业务运行管理规定》《全国海洋预警报会商管理规定》《全国海洋预警报视频会商暂行办法》《警戒潮位核定管理办法》《海洋灾情调查评估与报送规定(暂行)》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了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的业务管理工作,使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管理体系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此外,国家海洋局正在积极推进《海洋站(点)设立调整及保护管理规定》《海洋观测资料管理规定》《海上船舶和平台志愿观测管理规定》等条例配套制度的制定,完善防灾减灾制度体系建设。
强化质量管理 推进标准化建设
国家海洋局将信息化的管理理念引入到业务管理工作中,建立了海洋台站信息管理系统,实时掌握海洋站的运行状态,提高了管理效率;定期开展海洋观测仪器设备计量检定和监督检查工作,仪器设备的观测质量得到有效保证;首次发布了《海洋站(点)观测环境代表性调查与评估技术规程》,并在全局启动了海洋站(点)观测环境代表性调查和评估工作,以进一步加强海洋观测质量管理,规范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业务运行,加强标准化建设。自2008年以来,国家海洋局先后颁布了《海洋水文观测仪器通用技术条件》《警戒潮位核定规范》等6项国家标准,《海平面观测与影响评价》《海床基海洋环境自动监测平台系统》等7项行业标准,积极推进《海洋站建设标准》《数据传输技术规程》等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针对业务化海洋观测仪器设备标准化的需要,国家海洋局统一制定了《海洋站水文气象观测设备与系统集成通用技术要求》等一系列的规范性业务要求,使海洋观测预报和防灾减灾业务体系质量管理工作更加系统、科学和规范。
提升技术保障能力 推动备品备件库建设
国家海洋局为切实保障全国海洋观测网业务化运行,加强了海洋观测网的运行检查和技术保障,对海洋观测网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运行情况检查,并将技术培训、设备维修、业务交流统一融入到巡检过程中,既要通过巡检发现问题、排查隐患,也要通过技术专家现场培训和解决问题,提高海洋站人员业务水平;开展了海洋观测仪器设备备品备件库建设,实现了海洋观测网观测仪器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强化仪器设备日常维修、保养、检定和更新的管理以及灾害应急期间的供电保障和故障恢复能力,有效地保障了业务化海洋观测网的稳定运行。
提升数据传输能力 完善数据管理和服务水平
国家海洋局对海洋数据传输网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和扩容,有效增强了数据传输能力,提升了数据传输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时数据到报率达到99%以上;与此同时,构建了针对立体观测网较为完备的、安全的、互为备份的海洋观测数据和信息产品传输网络及海洋环境信息交换与共享通道,实现了海洋观测数据分钟级传输及预报信息产品的实时传输与分发;加强数据传输网管理,制定数据传输规范和数据质量控制相关管理规定;不断提升对整个数据传输网的监控能力;开发了海洋环境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数据管理和服务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面向沿海重点保障目标 开展精细化预报工作
国家海洋局动员各级海洋预报力量,全面调查梳理沿海重点港口、海湾、重大基础设施、关键经济目标和典型人口密集区的基本情况和环境保障需求,根据保障类别确定预报机构分工,并针对每一个保障对象,收集整理岸线、水深、地形和企业分布等各类背景数据,补充完善海洋观测设施,在对现有预报系统进行优化完善的基础上,开发精细化的海洋预报方法,制作发布满足服务对象需求的海洋预警报产品,通过更加便捷、覆盖面更加广泛的渠道加以传播。通过开展此项工作,切实改变了以往海洋预警报产品偏重大面趋势、精细化程度不够、产品同质化的现象,推动了海洋预报减灾体系的分级分区服务。
履行职责 启动海上搜救环境保障系统建设
国家海洋局是国家海上搜救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承担着为海上搜救行动提供环境保障的责任。多年来,国家海洋局组织各级预报机构为各类海上搜救行动提供了及时可靠的环境预报和目标漂移预测服务,受到了海上搜救部门的一致认可。下一步将联合海上搜救部门,建立以国家和海区预报机构为核心、相关业务机构共同参与的海上搜救环境保障专业队伍,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机制。针对我国管辖海域的海难事故易发区,补充完善现有的海洋观测网,开展海上搜救专题预报技术研究,提高风、浪、潮、流预报精度,研发适用于我国搜救工作特点的目标漂移预测模型,并在搜救部门广泛部署自动化服务平台,为海上搜救工作提供实时准确的海洋环境分析预测和搜救决策建议,切实履行好海上搜救联席会议赋予国家海洋局的部门职责。
鼓励创新 加强海洋预报技术能力
针对不同的海域和研究对象,国家海洋局倡导业务化海洋预报方法研究的原始创新,鼓励预报技术的集成能力创新,支持预报方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推进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根据我国东海和南海特点,独立自主开展边缘海数值模式的研发与应用,力争3年内形成雏形,通过长期业务化应用加以改进完善;二是引进国内外先进模式系统,建立了全球海面风场、海浪、潮汐潮流、三维温盐流数值预报系统,实现业务化运行;三是针对港湾、海峡等重点区域以及风暴潮、海啸、物质漂移等重要过程,总结推广优秀的预报方法,建立了一系列规范化的区域预报系统;四是全面开展预报产品检验和模式验证工作,健全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明确业务流程,实现对预报质量和技术应用的动态掌控。
开展气候预测 提高预测准确性
从海洋对我国气候的影响角度出发,国家海洋局开展了气候预测工作。每年组织开展春、秋两季厄尔尼诺/拉尼娜预测会商,根据全球海洋、大气监测数据,结合海-气相互作用机理和数值模式运算结果,对重大海洋温度异常事件的可能性进行阐释分析,进而预测我国气温、降水和沿海海温的变化趋势。与此同时,开展年度汛期海洋灾害和冬季渤海海冰的发生发展趋势预测;以《海洋专报》的形式将气候预测结论上报国务院,提醒有关部门防范海洋灾害;定期编发《全球海洋气候监测》《中国近海海洋气候监测》《海洋与中国气候展望》《厄尔尼诺监测和预测》等刊物,向国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进行气候预测相关信息的宣传,发挥了海洋气候预测信息在各级政府防灾减灾部署中的作用。
扎实推进海洋灾害风险排查与区划工作
为全面调查我国各类海洋灾害风险和减灾能力,基本摸清我国海洋减灾底数,深化海洋防灾减灾决策服务,提高海洋灾害风险管理水平,国家海洋局按照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精神,扎实开展了风暴潮、海浪、海冰、海啸和海平面上升等海洋灾害风险排查与区划工作。经过大量实践,目前已基本编制完成国家级海洋灾害风险评估区划图,研究制定了8项海洋灾害风险排查和区划标准,并从2011年起,选择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为试点,开展了省、市、县三级海洋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积累了大量基础数据和技术经验,绘制了相应区划图集,并基于区划成果深入推进海洋灾害应急管理辅助决策工作,为科学评估我国沿海工程的海洋灾害风险,有效降低海洋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一步强化海平面变化监测和影响评估工作
国家海洋局组织沿海各地海洋部门广泛开展海平面影响调查评估工作,调查收集海平面上升对土地、生态、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每年编制发布海平面公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1年5月国务院领导作出了进一步加强海平面工作的重要批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精神,国家海洋局组织编制《海平面上升影响评估专题报告》,对我国海平面上升影响现状和未来90年我国海平面上升状况及影响进行了评价和预测。同时,深入开展海平面上升对重点省份、重要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评估,编制了海平面变化影响风险区划图,为沿海地区科学应对海平面上升提供科学依据。
探索开展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工作
为规范海洋灾害应急处置阶段灾害损失评估工作,准确掌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与社会影响,开展海洋经济损失评估工作,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国家海洋局近期以风暴潮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制定为切入点,研究风暴潮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调查统计技术方法,对灾害损失开展量化评估,并通过实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包括海浪、海冰、海啸等各类海洋自然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方法研究,逐步推进科学实用和严谨的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方法技术体系,为灾情信息报送、防灾减灾决策和社会经济管理服务。
大力开展海洋灾害宣传教育工作
国家海洋局紧抓“5·12”全国防灾减灾日、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等契机,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采取挂横幅、办展板、开讲座等方式,广泛宣传海洋防灾减灾知识,大幅提升社会各界对海洋防灾减灾的关注和支持力度。近年来,各级海洋部门展出展板累计近1.5万个,横幅近2万余条,发放宣传手册200余万册,传单300余万张。同时,积极推动建立海洋防灾减灾宣教基地,整合沿海各级海洋部门和局属有关单位宣传资源,紧密联系各类媒体,不断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形式……查看全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30912/6477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