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省政府党组成员、省蓝办主任费云良带队赴日照市,对当地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加快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工作进行实地考察。调研组先后深入东港区、岚山区、经济开发区、高新区、莒县和五莲县,实地考察了日照市水产研究所工厂化养殖基地、海洋装备制造产业园、日照港等企业和项目。每到一处调研组都仔细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详细询问发展蓝色经济的优势和条件,与当地党委、政府和企业负责同志深入探讨发展蓝色经济的思路和措施。
近年来,日照市紧紧抓住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日照钢铁精品基地等重大机遇,依托优越的区位条件、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特色突出的产业基础,科学谋划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和园区布局,加快规划编制和重大项目推进,海陆统筹、一体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健全。日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蓝色经济区机构建设,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主任的蓝色经济区办公室,行政编制17名,下设综合协调、发展规划、产业推进、改革试点4个科,统筹规划、协调和指导服务全市的蓝色经济建设。
二是敢闯敢试,在全省率先设立了蓝色投资公司。由市政府出资1亿元作为引导资金,发起设立了蓝色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基金总额5亿元,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三是重视园区、基地建设,发展布局展开。日照市把园区(基地)作为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的主载体,倾注精力,加快推进。日照钢铁精品基地总规划面积30.23平方公里,规划产能2135万吨,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北方钢铁产品品种最齐全、覆盖面最广泛的精品板材生产基地。日照国际海洋城列入新加坡—山东经贸理事会2010年工作计划,目前正在积极对接洽谈。海洋装备制造产业园快速膨胀,华海船业订单已签至2012年底,争取用3-5年的时间在岚山区形成200万载重吨/年的修造船能力。日照经济开发区已顺利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目前正抓住机遇,加快项目开工投产速度,总投资350亿元的商用车、薄膜太阳能等一批大项目开工建设。
四是以创新驱动为目标,转方式调结构。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日照市提出了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推动的发展模式,加快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海帝电器是一家专业生产LED侧光液晶显示屏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侧光技术具有亮度高、对比度高、色彩均匀的特点,可以与海信、长虹等品牌媲美,产品出口欧洲、美洲、亚非拉等地区。总投资25亿元的石大科技石化项目依托中国石油大学科技力量,建设石油石化深加工项目,年可实现利税10.5亿元。众山生物科技公司以特殊人群尿液为原料生产的高科技产品荷尔蒙全部出口到瑞士,每公斤售价高达110万美元,处理后的废液实现了全过程循环利用。锦湖金马化学有限公司拥有自己的科技研发中心,80%以上的职工拥有本科以上学历,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丁苯乳胶生产企业,成为国家标准的制定者。
五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筑巢引凤。政府是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今天项目签约,明天就能落地建设”已成为日照上下的共识,日照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市北经济开发区等园区的路、水、电、气、热等综合配套设施都已非常完备。鲁南(日照)航运与贸易服务中心将海关、检验检疫、口岸、边监、港航、海监、海事、外代、外运等涉海部门集中办公,所有业务均在中心内“一站式”办结,目前已有200多户企业入驻,年可为企业节省各项费用3亿多元。日照阳光海岸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控制区总面积74平方公里,岸边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让人流连忘返,成为展现日照形象的重要窗口。
费云良同志在考察中指出,当前全省上下都在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日照市要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以更大的力度,更高的干劲,更有效的措施,推动蓝色经济区建设取得新成绩。
一要深入学习宣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胡总书记对山东的殷切希望,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深刻,意义重大。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完善措施,大力唱响蓝色经济主旋律,结合工作实际,加大舆论宣传力度,通过在新闻媒体开设专栏、在显著位置树立广告牌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营造浓厚的舆论环境和发展氛围。
二要高度重视园区、基地建设。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区和保税港区等建设蓝色经济示范园,是蓝色经济区建设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抓手。要科学谋划园区布局,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一批蓝色经济区示范园,加快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高端项目,加大政策、资金、土地等支持力度,扶持示范园快速膨胀壮大,进一步增强集聚、辐射和示范带动能力。要充分发挥日照的比较优势,与沿海其他市差异化发展、错位竞争,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要强化自主创新,在一批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通过自主研发形成核心技术优势,牢牢占据制高点,努力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三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增加地方税收、促进就业具有重要作用。要发挥日照“蓝天、碧海、金沙滩”的生态优势、“山、海、城”浑然一体的城市特色,做大滨海旅游业文章。要借鉴南方一些省市发展旅游业“小题大做、无中生有、借题发挥”的经验,深入挖掘五莲山、浮来山、九仙山等秀美的风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采取政府出一块、对上争取一块、社会融资一块的办法,做大做强特色旅游业。要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鼓励企业建设科研中心。
四要结合城乡一体化建设快速膨胀城市规模。近年来,日照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承载功能不断增强,目前城区的框架已经拉开,但人口偏少,内需动力不足。要通过城乡一体化发展,扩大城市规模,有了人流,才能带来信息流、资金流和知识流,形成拉动效应。要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环境,筑巢引凤,吸引更多的企业、更多的务工人员,落户日照、服务日照、发展日照。
五要全面落实国务院今年13号文件,鼓励扩大民间投资。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不可能长期依赖政府大规模投资。目前社会上大量民间资本急于寻找投资出路。党中央、国务院深谋远虑,最近出台了《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商贸流通及国防科技工业等6大领域16个方面,进一步放宽了民间资本准入领域,为民间资本投资放松了“闸门”。这是调整投资结构的重大举措,各级政府部门要逐条研究……查看全文:http://www.sdlb.gov.cn/art/2010/6/29/art_535_17782.html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