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是渤海湾增殖放流的中国对虾开捕的第一天,来自津、冀、辽三地的大约1000条渔船争相下海捕捞。今年,天津市共投放了15亿尾对虾,预计捕捞效果将达1000吨。
据天津塘沽北塘渔民协会负责人介绍,因为今年天津市向渤海湾人工增殖的力度很大,再加上休渔给这些对虾提供了较好的生长环境,使得今年中国对虾的回捕状况良好,渔民可获得较好的收益。目前,回捕的中国对虾码头售价较为实惠,每公斤90元左右(每斤16头)。
天津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负责人说,9月1日,黄渤海将全面开海,增殖对虾的捕捞则在8月20日开始,主要是中国对虾。由于对虾会随温度变化而选择生活水域,因此,随着天津水域温度降低,它们会逐渐向南移动,天津的捕捞季大概至11月就将结束。
该负责人还提醒渔民,今年渤海休渔结束的时间还是在9月1日中午12时,当前渔民下海捕捞的只能是中国对虾,其他海产品不可捕捞;所有下海捕捞的渔船要有捕捞许可证,不可以使用小拖网、三重流网等对渤海渔业资源有损害的非法捕捞网具。
天津市汉沽水产局副局长赵汉伟说:“渔船大致在天津港锚地南北两侧水域进行捕捞。渔船返回后,新鲜的中国对虾就能上岸,送至百姓餐桌。根据往年的经验,现在捕捞上来的对虾一斤大约有14个~15个。到9月,对虾更加肥美,十二三个就有一斤,价格也会随之波动。”
天津市自2006年开始对水生生物资源进行养护以来,至今已投放对虾51亿尾以上。今年更是达到了历年最高值,投放15亿尾。经过3个月的生长,这些虾苗陆续成熟,可以捕捞……查看全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30822/64215.shtml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