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海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用六年时间摸清我国海洋“家底”
建国以来最大的近海综合调查与评价工作全面展开
来源:中国海洋报记者 苏涛 李明 发布时间:2015-05-21 04:17:51
5月14日,国家海洋局举行了建国以来我国最大的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908专项”专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海洋局办公室主任、新闻发言人李春先介绍了专项调查的内容、预期成果以及进展情况。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就开展此次近海调查的必要性、目的、特点,发布了相关信息。来自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中央主要媒体的记者与会。
据介绍,“908专项”包括“近海海洋综合调查”“近海海洋综合评价”和“近海’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构建”三项基本任务,综合调查将形成我国海洋基本家底的基础数据和图件;综合评价是海洋综合调查资料、数据的具体应用,将形成一系列的评价和区划、规划、战略研究;“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则是整合前两项成果,为我国海洋管理和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全面的、多层次的海洋信息共享服务。其目标是基本掌握我国近海海洋环境和资源“家底”,以及海洋开发利用状况、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和变化趋势,了解和掌握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海洋提供的支撑和保障条件,包括海洋可提供的承载能力、海洋资源环境和生态基础状况、海洋可持续利用能力以及海洋为解决粮食、水资源、能源等问题可提供的潜力,为国家建立“数字海洋”提供基础信息框架。
20世纪70年代,国家海洋局就曾提出了“查清中国海”的目标。据专家介绍,真正做到“查清中国海”,需要从环境、资源、生态以及开发利用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多学科、多要素、长时间的连续调查和跟踪,以“数字海洋”为特征,进入对我国海洋实施动态监控的状态。曾经开展的海洋调查的范围和资料的精确度离这个目标的实现还有很大的差距,“908专项”将在基础调查中尤其是重点海域开展大比例尺的项目调查,所获得资料的精确度将是可观的。“908专项”的预期成果将包括我国近海海洋基础数据和资料、近海海洋状况和总体评价及其图件、各类专题评估评价、“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5大类。“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的构建,将为我国海洋管理、海洋环境、海洋经济提供丰富、精准的信息共享。可以说,“908专项”是“查清中国海”这个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将为实现该目标向前迈进一大步。
据陈连增副局长介绍,“908专项”从调查面积、范围、涉及的领域,到国家的投入、参与的人员数量等,都是前所未有的。“908专项”作为建设海洋强国必须开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将为国家宏观决策、海洋经济建设、海洋行政管理及海洋安全保障提供有效的支撑和服务,为强化海洋在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完善沿海地区海洋管理和科技服务体系等,提供基础依据和决策支持。与以往的近海调查相比,“908专项”体现了“大”、“新”、“实”的特点:范围和规模大,调查区域涵盖了我国内水和领海;专项调查中所用到的技术手段新,很多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调查的目标实,这次调查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基础数据产品、基础图件、综合和专题评价、区划和规划等,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海洋管理服务。
为保障该专项调查形成的评价、区划、规划和战略研究真正落到实处,为国家和沿海省市海洋管理和经济发展服务,国家海洋局从项目整体实施方案的制定起,就密切结合国家的发展需求,从而确定了评价的课题和专题,能直接为国家决策所用。沿海省(区)、市“908专项”总体实施方案的编制和审查,将结合本地区海洋管理和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基础调查和评价,并建立省、市、县级专题海岸带、海岛、海洋环境、海洋经济、海洋资源和海洋管理6个专题应用系统,最终找出解决现存问题的方法。
出席此次新闻发布会的还有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司司长周庆海、副司长屈强,中国海监总队常务副总队长张惠荣,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林绍花,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李培英。会议由国家海洋局新闻信息办公室主任吴金友主持。
摘自《中国海洋报》1407期
据介绍,“908专项”包括“近海海洋综合调查”“近海海洋综合评价”和“近海’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构建”三项基本任务,综合调查将形成我国海洋基本家底的基础数据和图件;综合评价是海洋综合调查资料、数据的具体应用,将形成一系列的评价和区划、规划、战略研究;“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则是整合前两项成果,为我国海洋管理和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全面的、多层次的海洋信息共享服务。其目标是基本掌握我国近海海洋环境和资源“家底”,以及海洋开发利用状况、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和变化趋势,了解和掌握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海洋提供的支撑和保障条件,包括海洋可提供的承载能力、海洋资源环境和生态基础状况、海洋可持续利用能力以及海洋为解决粮食、水资源、能源等问题可提供的潜力,为国家建立“数字海洋”提供基础信息框架。
20世纪70年代,国家海洋局就曾提出了“查清中国海”的目标。据专家介绍,真正做到“查清中国海”,需要从环境、资源、生态以及开发利用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立体化、多学科、多要素、长时间的连续调查和跟踪,以“数字海洋”为特征,进入对我国海洋实施动态监控的状态。曾经开展的海洋调查的范围和资料的精确度离这个目标的实现还有很大的差距,“908专项”将在基础调查中尤其是重点海域开展大比例尺的项目调查,所获得资料的精确度将是可观的。“908专项”的预期成果将包括我国近海海洋基础数据和资料、近海海洋状况和总体评价及其图件、各类专题评估评价、“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5大类。“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的构建,将为我国海洋管理、海洋环境、海洋经济提供丰富、精准的信息共享。可以说,“908专项”是“查清中国海”这个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将为实现该目标向前迈进一大步。
据陈连增副局长介绍,“908专项”从调查面积、范围、涉及的领域,到国家的投入、参与的人员数量等,都是前所未有的。“908专项”作为建设海洋强国必须开展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将为国家宏观决策、海洋经济建设、海洋行政管理及海洋安全保障提供有效的支撑和服务,为强化海洋在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完善沿海地区海洋管理和科技服务体系等,提供基础依据和决策支持。与以往的近海调查相比,“908专项”体现了“大”、“新”、“实”的特点:范围和规模大,调查区域涵盖了我国内水和领海;专项调查中所用到的技术手段新,很多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调查的目标实,这次调查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基础数据产品、基础图件、综合和专题评价、区划和规划等,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海洋管理服务。
为保障该专项调查形成的评价、区划、规划和战略研究真正落到实处,为国家和沿海省市海洋管理和经济发展服务,国家海洋局从项目整体实施方案的制定起,就密切结合国家的发展需求,从而确定了评价的课题和专题,能直接为国家决策所用。沿海省(区)、市“908专项”总体实施方案的编制和审查,将结合本地区海洋管理和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基础调查和评价,并建立省、市、县级专题海岸带、海岛、海洋环境、海洋经济、海洋资源和海洋管理6个专题应用系统,最终找出解决现存问题的方法。
出席此次新闻发布会的还有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司司长周庆海、副司长屈强,中国海监总队常务副总队长张惠荣,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林绍花,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李培英。会议由国家海洋局新闻信息办公室主任吴金友主持。
摘自《中国海洋报》1407期
2005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