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蓝色经济,首要的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这是山东省青岛市主要领导在参加青岛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专题讨论会上作出的强调。今年的市两会上,实施海洋强市战略,推动蓝色经济跨越发展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作为蓝色经济不可或缺的一环,海洋生物产业的发展令人关注,那么作为中国海洋生物产业领军企业的青岛贝尔特生物科技公司,又在关注着市两会上传递出的哪些信息呢?近日,笔者通过剖析这家企业的蓝色样本,探索青岛的这辆蓝色战车实现跨越发展的未来之路。
深耕蓝色海洋 成就绿色价值
“作为一名企业的管理者,企业发展的大环境,始终是我们关心的重中之重。”青岛贝尔特生物科技公司董事长曹荣军接受采访时开门见山,道出了岛城企业家群体的“心声”。通过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和市主要领导在政协会议上的讲话,曹荣军说他收获良多,海洋生物产业正成为撬动青岛未来蓝色发展的一个战略支点,作为海洋生物高科技企业,贝尔特被深深地烙上了“蓝色”的烙印,而市两会上传递出的信息也增强了贝尔特把“蓝色”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信心。
重大机遇面前,贝尔特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将企业定位为“中国海洋生物产业领军企业”,在科技兴国、产业兴国的时代洪流里,坚持以国家政策为导向,抓住行业发展机遇,围绕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以期在行业领域内赢得新的飞跃。
关于“绿色发展”,就不得不提贝尔特的一项名为“清洁化联产”的专利技术,正是这项技术铺平掘金海外市场的坦途。之前,生产硫酸软骨素的传统工艺多为使用强酸强碱浸泡,存在污染大、产能小等问题。而贝尔特利用生物酶进行分解生产生物制品,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环境零污染。目前,因具有安全、高营养、高活性与特定生理功能,这些主要出口欧美的生物制品,背后连接起数十亿元的大市场。
汇集科研专家 打造最强团队
“要做到在海忧海、爱海、用海,努力把海洋保护好,开发利用好,把青岛的最大优势发挥好。”市主要领导谈大力发展蓝色经济
坚守企业责任 争取国际话语权
“突破传统发展方式和路径,走出一条质量高、效益好,海洋经济优先发展的道路。”市主要领导谈大力发展蓝色经济
坚持产学研结合走出阳光大道
蓝色梦想下,贝尔特坚定地找准了航路,随之而来的,便是勃勃的生机,奋进的活力。
依托青岛雄厚的海洋科研优势,贝尔特再投入科研资金将科技成果孵化中试,并在产业园内实现规模化生产。从研发、中试、孵化、再到产业化、最后规模化生产……整个“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的链条,夯实了贝尔特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走出了一条以企业为核心、以生产一线为实施平台、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支持力量的阳光大道。
一个个科研专家站的建立,让蓝色在这片沃土成为希望,而一个个产业园区的拔地而起,让蓝色从梦想照进了现实。
在实干中,企业的蓝色版图日益清晰。贝尔特计划在未来几年,在全国的沿海重要城市、原材料丰富地区建立多个海洋生物产业园和生产基地,建设以青岛为中心的,包括大连、天津环渤海湾的产业园区,还有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生物医药生产园区,以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海洋生物产业园区,发展蓝色海洋集群,真正做大做强海洋生物产业,贝尔特将沿着产学研合作之路稳步向前。
海洋的开发和保护,一个都不能少。对海洋的“忧”与“爱”,在一个海洋生物企业而言,最为直观的体现就是企业责任。“目前国内海洋生物产业跟先进国家相比,在技术研发、行业标准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在这个领域,我们是完全有可能迎头赶上的。关键是要有自主研发、科技立身的决心,有合作共赢、规范发展的胸怀,有保护海洋环境、合理利用每一寸海洋资源的责任。”谈到这一点时,曹荣军感慨万千,有些企业为了迅速提升发展,会将品牌注册到国外,贝尔特现在拥有这么优势的国际条件,却没有走这条捷径,因为贝尔特坚持做民族产业。
自投身海洋生物高科技产业,拥有一颗“海洋之心”的曹荣军就一直坚信:外国人能做的事情,中国人也一定能做到!如今这一信念在他的心中变得越发坚定,并衷心希望能与更多的高科技企业一起,在高科技领域展现中国人的智慧。在青岛的蓝色跨越中,贝尔特的发展思路是要让企业的产品从原来的“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致力于高端海洋生物品牌的建设,通过技术、品牌、管理创新,以更大的力量、更快的速度走向世界,希望中国自己的海洋生物品牌可以赢得更多的赞誉和话语权!
青岛市“两会”胜利召开,“蓝色引领”路线图愈加清晰,这是贝尔特面临着的又一次发展机遇。机遇在前,惟有奋勇争先。2013年,贝尔特将在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凝聚力量,加快发展,为实现青岛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为山东省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深入实施作出更大贡献……
查看全文:http://ocean.china.com.cn/2013-08/08/content_29661219.html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