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若消失,海洋会咋样?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7:04:21 

文·实习生 徐冰

近年来,自然因素造成海岛不断消失的情况正在成为全球性问题。在南中国海四大群岛中,有些珊瑚礁岛的面积正在减少,有些岛礁甚至已经消失,渔民的破坏性捕捞作业方式为远海珊瑚岛礁的主要威胁。

珊瑚碓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古老、最多姿多彩、也是最珍贵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最大程度上反映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理想宝库“住所”。

然而,全球的珊瑚礁已超过10%出现死亡,另有30%—70%也正受到威胁或人类的破坏。

是什么原因导致珊瑚的急剧衰退?珊瑚是否会灭绝?我们该如何拯救?本期科技之谜,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雷新明博士为读者解疑释惑。

数字

20%—80%已出现死亡状态

日本一个研究小组给出的一份报告中称,海水酸化越严重,拥有坚硬骨骼并且能够制造珊瑚礁的造礁石珊瑚就越少,而身体柔软的海鸡冠等软珊瑚则会增加。如果酸化过于严重,珊瑚就有可能在本世纪末消失。

真相如何?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雷新明博士告诉记者,造礁石珊瑚对其生长环境的反应很敏感,适宜生长在23—26℃的水温、27—48的盐度以及潮间带60m以浅的热带亚热带浅海地区,并对海水水质有较高的要求,如海水透明度高,营养盐水平低,光照强度适宜等。“东南亚地区被认为是珊瑚生存的"黄金三角",珊瑚覆盖率非常高,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衰退现象十分严重。”

“在第七届珊瑚礁会议上对全球的珊瑚做出了评估之后,认为珊瑚在全球已有高达10%的珊瑚礁已经被破坏,如果不采取紧急的管理行动,极有可能在未来10—20年内三分之一的珊瑚礁将陆续消失。”雷新明说。

“实际上在我国过去十几年里,珊瑚从总体水平上80%都已经出现衰退状态。”雷新明表示,“不过珊瑚一般具有自我修复能力,所以死亡状态并不等于灭绝,即使"灭绝"也应该是在人为活动影响较为剧烈的大陆沿岸珊瑚礁区。”

珊瑚自我修复需要多久?“一般需要一个缓冲期。如果适宜珊瑚生存的海域的环境条件得到改善或有力的监管和保护,珊瑚就能够在一两年内获得大量的幼体补充,那么珊瑚就还有机会进行自我增殖、修复。”雷新明说。

疑问

缘何衰退? 海水酸化、水温上升、污染严重、人类活动占主因

据了解,在全球海洋中,珊瑚礁所占面积不足0.25%,而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已知海洋鱼类是靠珊瑚礁生活的,二者相互依存。

然而在南中国海四大群岛中,有些珊瑚礁岛的面积正在减少,有些岛礁甚至已经接近消失,渔民的破坏性捕捞为远海珊瑚岛礁的主要威胁之一。

文章来源:http://tech.hexun.com/2013-07-19/156292547.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