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增强可持续发展动力 打造东营港等增长极

来源:东营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7:06:15 

夏日的东营,发展的芬香,处处吐露。

从东营港到中心城,从机械制造到现代农业,到处是锐意进取的新变化。这种变化,让人感受到东营蓬勃的发展活力,感叹于东营“转”“调”步伐的坚定。

转方式、调结构,要敢冲敢上,更要合理谋划。我市充分发挥市属经济和县域经济两大主体的作用,重点打造中心城区、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三个增长极,同时夯实县域经济基础,奏响了经济发展的强音。

“爆破点”:

观念激发活力

观念不先进,发展难突破。

作为我市东部崛起的“明珠”,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始终将生态理念融入发展中,发展活力越发充沛。

“环境不达标企业,坚决排除。绿色节能产业,优先扶持。”近日,在东营港经济开发区项目审批座谈会上,一位部门负责同志斩钉截铁地说。

这种发展理念,融入到了从招商引资到项目立项等全过程,给区域经济带来了无限活力。环顾整个港区,一个个项目拔地而起,让人欣喜。总投资16亿元的大明集中供热中心,总投资1亿元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与美国空气化工、法国法液空等世界500强企业合作的工业气体项目……这些项目全部投用后,可实现园区集中供热、集中供气、集中治污。不得不说,发展的智慧在此体现。

规划科学,发展势头才强劲。今年1至4月份,该区重点指标总体向好,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4.29亿元,主营业收入29.09亿元,分别增长65.45%、55.48%。全区实现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11108万元,增长25.2%,这3项指标均居全市各县区前列。决策是发展的先导,近年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致力于发展高效生态循环产业,努力打造全市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的经济增长极。

海洋是丰富的宝藏,更是脆弱的处女地。依海发展,步入深蓝,东营港的发展关系东营未来。毋庸置疑,科学规划至关重要。对此,我市建立健全体现生态文明要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完善项目用地审批评价、环境保护分级审核等制度办法,落实最严格的污水达标排放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垃圾无害化处理制度……随着思路的转变、观念的调整,一轮又一轮的“生态战役”打响了,东营发展的脚步更轻快、更灵活。

“支撑点”:

项目催动发展

作为市属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项目的有力支撑。

日前,泰恩斯动力传动设备有限公司年产40万台自动变速箱生产建设项目正式开工,该企业是目前我国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变速箱控制技术厂商,该项目预计总投资21亿元,分三期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中国第一家自动变速箱行业的数字化工厂,进一步拉长我市汽车产业链条,提升汽车产业层次。

为推动经济升级,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发挥高端引领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向高新技术产业聚集,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端产业,建成全省乃至环渤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跻身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

据初步统计,1至5月份,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84.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530.2亿元、利润33.8亿元、利税56.9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85亿元,分别增长26.5%、20.1%、25.2%、23.0%和3.76%;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8.6亿元,增长14%。其中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7亿元,增长9.7%;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47.7万元,增长6.8%;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8.5亿美元,增长10.7%,其中进口17.5亿美元,增长10.4%,出口1亿美元,增长16%。1至5月份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3.8亿元,增长13.2%。其中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9.8亿元,增长1.3%,占全部投资的67.5%,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4亿元,增长49.3%,占全部投入的32.5%。有色金属产业实现产值314.0亿元,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13.5亿元,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125.7亿元,石油装备产业实现产值41.7亿元,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18.8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3.4亿元。

东营港按照港区城一体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临港经济,突出发展生态化工业和临港物流业,促进重化工业聚集整合提升,不断培育经济新增长点,使工业经济发展保持源源动力。目前,该区投产和在建项目达到70多个,总投资近1000亿元,这些项目投产后将带来3500亿元的工业产值和60亿元的税收,大项目、大投入的带动作用不断显现。

“着力点”:

基础稳健步伐

作为我市经济主体之一,县域经济在转方式调结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近日,记者在河口区仙河澳亚现代牧场看到,工人正进行主体工程施工,这家亚洲单体设计最大的牧场充满了发展活力。目前牧场主体工程已完成90%,项目全面建成后可年产鲜奶1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

以仙河澳亚现代牧场为代表,河口区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积极招引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今年以来,全区已完成投资6.14亿元,新增农业龙头企业5家,目前,全区规模龙头企业发展到80家,省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75家,注册资金达到1.3亿元,带动近2万农户实现产业增收。基石稳则发展快,今年以来,河口区在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方面迈开了大步,经济增速明显。

广饶县的经济基础相对雄厚,在发展中更加注重创新。日前,该县华泰纸业、圣光化工两家企业成为2013年我国工业品牌培育试点企业。近年来,该县先后打造全国、全省著名商标、品牌90余个,累计培育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35家,申请专利2937项,参与制(修)订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32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2.5%。

“我们以企业为主体,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从‘广饶制造’向‘广饶创造’的跨越。”广饶县经信局工作人员说。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这让广饶县科技创新体系日益健全完善,有力带动经济增长。

近日,记者在垦利经济开发区明珠集团的管桩公司车间看到,该企业通过应用“预应力空心方形管桩”生产线,不仅提高了桩体承载力、降低了施工破损率,还使生产成本降低了20%。为全力推动地区经济提档升级,当地积极引导传统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先进工艺和设备改造等手段,不断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
查看全文:http://www.sd.xinhuanet.com/lh/2013-07/08/c_116444574.htm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