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福建省共发现赤潮17起 直接经济损失20.11亿

来源:东南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7:11:37 

东南网6月6日讯(记者 颜财斌)今日记者从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获悉:《2012年福建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近日公布,2012年福建省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在较好水平,全省共发现赤潮17起,累计面积396.8平方公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11亿元。

《公报》显示,2012年,福建省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在较好水平,符合第一类及第二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面积占监测海域面积的比例为62.9%,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沿海设区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海洋功能区水质基本符合功能区要求;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总体良好;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生物多样性丰富,群落结构基本稳定;海洋保护区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罗源湾、东山湾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良好;11个海水浴场、3个滨海旅游度假区环境状况总体良好,适宜休闲观光活动;11条主要江河入海污染物排放总量为130.7万吨,同比减少9.2%;69个排污口污水排海总量约为89.2亿吨,同比减少15.7%,主要污染物年排放总量45.1万吨,同比减少8.0%;69个重点涉海工程项目均未发现违规现象;海洋环境放射性处于本底水平;全省海滩垃圾平均个数及密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公报》同时指出,福建省近岸局部海域仍然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主要海湾及主要江河入海口海域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偏高;闽东沿岸生态监控区生态环境处于亚健康状态;监测的生物体中个别缢蛏体内石油烃含量和牡蛎体内铜、镉含量偏高;全省共发现赤潮17起,累计面积396.8平方公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11亿元;新加坡籍“巴莱里”集装箱船在兴化湾外海域触礁搁浅,事故导致船体断裂溢油,部分集装箱散落入海,造成局部海域石油类和农药污染。

据了解,2012年,福建省在所辖海域开展了海水、沉积物和海洋生物等海洋环境质量状况监测;4个海洋保护区、3个海水增养殖区、11个海水浴场、3个滨海旅游度假区和5个海洋倾倒区等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监测;69个陆源入海排污口排污状况及37个重点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11条主要江河入海污染物排放状况及其入海口海域、69个重点涉海工程项目和5个海洋垃圾监测区等海洋环境监督与管理监测;海洋赤潮、溢油、海洋放射性、海水入侵与土壤盐渍化等海洋环境灾害与突发事件监测。全省所辖海域共布设海洋环境监视监测站位2210个,实施监视监测1544航次,获取数据79942组……查看全文: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3_06/06/26176291_0.shtml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