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蓝色经济 建魅力芝罘

来源:烟台晚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7:11:52 

一、什么是“蓝色经济”?

蓝色经济是以海洋经济为前提,以海陆统筹、区域统筹、产业统筹为基础,以海带陆、以陆促海、内外联动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模式。

二、蓝色经济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2009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再次视察山东时强调,要建设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三、山东哪些地区在抓蓝色经济?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主体区范围包括山东全部海域和青岛、烟台、东营、潍坊、威海、日照6市及滨州市的无棣、沾化2个沿海县所属陆域,共涉及芝罘区在内的51个县(市、区),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

四、芝罘区委、区政府围绕蓝色经济区建设做了哪些工作?

近几年,芝罘区委、区政府将蓝色经济区建设作为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举全区之力,突出重点、做足亮点、培育增长点,蓝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是更加注重优势产业培育。打造了海工装备制造、水产品精深加工、海洋运输物流、金融、文化创意“五大产业”,形成了中集来福士、安德水产、渤海轮渡、恒丰银行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龙头引领企业。

二是更加注重基础设施建设。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征迁建筑物面积达10.9万平方米,2014年将全线开通,结束烟台无动车的历史;龙烟铁路今年开工建设,三年内将贯通;青年南路、通世南路已建成通车;胜利南路南延、通世路拓宽、大海阳立交桥改造等城建重点工程正在加快建设。

三是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河道治理方面,加快推进夹河整治工程建设,建成了夹河绿岛生态园、夹河绿道等景观,进一步改善了城区自然环境。造林绿化方面,2012年,新增造林面积2946亩,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再次通过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复查。海岸整治方面,治理破损岸线807米,新增各类省级以上海洋保护区6个,面积达到189.41平方公里。城区环境方面,集中整治了10个老旧小区和24个无人管理小区,清理规范废品收购点165个,新建改造农贸市场17个,拆除违章建筑8.4万平方米。

四是更加注重社会民生改善。2012年,全区民生支出达到19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75%。就业方面,实现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2.2万人,累计发放小额贷款3325万元,带动就业1183人。社保方面,连续8次为企业退休人员提高待遇,人均月养老金达到1814元;将农村居民纳入2012年城镇居民基础养老金发放范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由55元提高到110元。医保方面,肺科医院、芝罘医院等7家医疗机构在全市率先实行了“先诊疗、后付费”服务,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全市率先推行了家庭医生式服务,城郊居民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每人每年累计补偿限额提高到12万元。低保方面,城市低保标准上调至每人每月420元,农村低保增至每人每年2800元,为低保等困难家庭发放各类专项补助6348万元。

五、芝罘区围绕蓝色经济发展为企业提供了哪些服务?

围绕企业工商注册、税务登记、项目审批等方面,实行“绿色通道”制度,审批大厅开展“一站式”服务,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每年安排5000万元区级无偿资金,支持企业发展;每年为企业争取省、市蓝色经济区建设专项扶持资金近1亿元,支持项目建设;每年帮助企业达成银行贷款、授信及贷款意向超过100亿元,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六、芝罘区如何转变干部作风,推动蓝色经济区建设?

制定了机关作风“五个不准”等规定,集中开展以“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树立良好形象”为主要内容的“三查五创两监督”主题活动,同时,结合“五个不准”规定,强化机关内部和社会监督,确保各级干部以最佳状态服务蓝区建设。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