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海洋经济蓝色产业 威海重点项目建设走笔

来源:威海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7:18:42 

突出海洋经济 培植蓝色产业

——将主攻方向定位在现代海洋渔业、现代海洋制造业、现代海洋服务业、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四大领域上,促进产业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

■现场

好当家集团

立体化养殖实现产量翻番

在湛蓝的天海湾畔,一排排养殖筏架和网箱纵横交错,风起浪涌时蔚为壮观,这里,就是好当家海参的重要栖息地。整个立体养殖区,上层投放海参育苗小网箱,中层进行对虾养殖,底层进行海参养殖。

好当家参苗网箱试养自去年成功以后,今年又投放30万个海上参苗繁育网箱,全部采用只投苗、不投饵、不投药的绿色天然增养殖模式,对野生对虾、海参、绵海蜇等珍贵海产品进行培育。通过立体化养殖,海参产量由原来每亩300斤提高到每亩600斤,产量实现了翻番增长。

石岛重工

重资引进高端设备

石岛重工生产车间,工人正在操作管端自动焊接设备。 林永波 摄

石岛重工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核电配套设备与大型压力容器的研发制造,作为荣成引进的大体量项目代表,这个面积5万平方米、起吊640吨的二期重型联合厂房去年建成。

在厂房西南侧有一个由几个横向滚柱组成的大型设备:一张约1分米厚的铁板进入设备,出来时,设备则轻松地将铁板卷成了筒状。“这台设备是我们投资2000多万元引进的重型卷板机,是亚洲最大、国内唯一的一台。”石岛重工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贾伟说。

除了卷板机,石岛重工还拥有最大可探透450毫米的产品探伤室等三项生产能力居国内第一的高端设备。同时,单体车间规模、单体起吊能力全省第一,综合装备能力达到省内前列,被省发改委列为重点建设项目。

蓝润金枪鱼加工基地

打造远洋渔业加工产业链

蓝润金枪鱼加工基地。 林永波 摄

在荣成蓝润金枪鱼加工基地建设现场,记者看到,一期建成区内的超低温深冷物流库、金枪鱼精深加工车间及配套设施已投入使用,二期在建区内15万吨冷链物流库、水产品交易中心正拔地而起。

蓝润金枪鱼加工项目是由荣成鑫发渔业集团投资7亿元建设。一期工程主要产品是金枪鱼罐头和其它即食食品,其中金枪鱼罐头年产量达5万吨,全部出口欧美、日本市场。二期建设的15万吨冷链物流库、水产品交易中心,主要从事远洋海产品的冷冻、储存及销售。达产后,公司将形成一个集金枪鱼捕捞、加工、储存、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亮点

蓝色产业

统筹推进 一体发展

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域的骨干城市,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将主攻方向定位在现代海洋渔业、现代海洋制造业、现代海洋服务业、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四大领域上,提升海洋科技创新水平,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构建海陆统筹发展的产业经济体系,形成以产业竞争力为目标、重点区域为增长极的蓝色经济区产业发展模式,走出一条一体化发展之路。2012年,蓝色产业增加值756亿元,增长12%,占GDP的比重达到32.3%,蓝色产业对经济引领、示范、带动效应不断增强。

强化科技创新,全面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与14所国家级科研院所缔结了产学研战略联盟,成立了国家现代海水养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全国海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市省级以上海洋及海洋相关领域科技创新平台达到42家,其中国家级8家,涵盖现代海洋渔业、海洋特种船舶设计制造等29个领域。建设海洋高端人才队伍,全市省院士工作站累计达到19家,引进院士39人,院士工作团队达到140余人。

强化产业升级,大幅提升现代化发展水平。我市积极构建资金争取、财政引导、上市融资互为补充的金融创新体系,2012年,全市37家企业获得省蓝区专项资金2.5亿元,同比增长137%;设立了威海市蓝区建设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蓝区基础设施完善和重点产业培植;丰富和完善蓝色产业发展金融服务渠道,支持和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和上市融资,全市涉蓝上市企业达到16家。确定了50个蓝区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21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5.1亿元,其中9个项目列入省蓝区重点项目。

将一体化发展理念融入蓝区建设中,打造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以重大事项推进重点区域开发来带动产业发展,确定了包括威海南海新区、国家海产品质检中心、山东船舶技术研究院、海洋商品国际交易中心在内的“九区、两中心、两院、一馆”14个重大事项,集中力量加以推进,为威海蓝色产业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查看全文:http://www.sd.xinhuanet.com/lh/2013-04/24/c_115516842.htm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