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石岛海域依靠信息手段让渔商船安全并行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7:19:00 

商渔船混行成监管难题

石岛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渔场,每年仅进出石岛附近港口和码头的渔船就多达五十余万艘次;同时也是我国航路南北大通道上的必经之路,过往船舶密集,商渔船混杂,因此被人笑称:这里的渔船比车流和人流还要密集。这个海域也是著名的“雾窟”,每年有长达70—80天雾期,大雾季节能见度常常小于100米,是海上交通的高风险海区。由于海上恶劣气象海况多发、商渔船交通流及航道密集交叉、部分渔船船东重效益轻安全、渔民缺少海上避碰知识等原因,这片海域事故呈多发态势,统计数据显示,石岛附近海域涉渔碰撞事故占威海海域事故发生总量的67%。

“渔船有‘抢船头’的风俗,船民认为抢在其他商船之前穿过是鱼虾满仓的好兆头,但这很容易就造成碰撞等事故。”近日,荣成市海运公司的安全主管杨建涛告诉记者,因为这片海域海况复杂,易发生险情,以前船上年轻的三副都对这片水域“发怵”,为此他们公司只能聘请二副以上等级的船员。

摸规律、升级技术

通过调查商船和渔船,石岛海事处执法人员摸清了事故多发的缘由,“疏于瞭望”、“值班不到位”是导致商渔船碰撞事故的主要原因,而“恶劣海况”也是重要因素,结合渔船“抢船头”的习惯,他们把险情事故多发的原因形容为“渔船爱冒险、商船开小差、沟通有困难、天气不给力”。

“为破解这一难题,我们积极做好渔船与商船之间的沟通,对于来往辖区的商船,及时通过甚高频、‘海信通’短信平台等多种手段,将气象海况、渔船常规作业区域、作业动态等传达给他们,并通过VTS(船舶交通管理系统)、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CCTV(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科学监管信息平台等多种手段进行监控,加强对商船的信息提醒。”威海海事局石岛海事处副处长唐立介绍,“请注意避让前方渔船”成为他们值班员值班时在甚高频上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对于渔船,他们积极会同渔业监督部门联合开展宣传教育和现场执法,主动向渔民讲解安全知识、规范渔船作业行为。

近几年,石岛海事处装备、技术水平实现了大跨越,在搜救中心值班室的科学监管信息平台大屏幕上,辖区过往船舶清晰在目,每个港口码头都可以通过CCTV实现实时监控,多个系统和平台的综合运用让商渔船航行中增添了一份有力保障。

该处还应用“海信通”平台,将各种恶劣天气、重要海上信息等及时发送给石岛海域的航运公司、渔业公司等人员的手机上。“因为有时可能不在办公室,也不能及时上网或看电视,‘海信通’的短信通知给了我们大量及时的信息帮助。”杨建涛拿出手机中的预警信息给记者看,上面不但有当天石岛海事处发布的大风预警、天气预报等海上信息,还有避风措施提示等。

2012年,石岛海事处共发布海上风险预警信息52期,其中大风预警48期,大雾预警4期,通过“海信通”、传真、电话、甚高频等多种手段共发布预警信息一万三千余条……
查看全文:http://www.sd.xinhuanet.com/lh/2013-04/23/c_115496174.htm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