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知识产权战略护航“蓝黄”建设
东营市进一步围绕“蓝黄”国家战略建设,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深入开展城市知识产权示范工作,引进实施专利技术189项,重点扶持30个自主知识产权项目转化实施,预计新增产值17亿元,利税2.5亿元
东营市自去年荣获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以来,进一步围绕“蓝黄”国家战略建设,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深入开展城市知识产权示范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全市累计申请专利26377件,授权16963件。万人专利申请量、授权量继续保持全省首位。突出抓大案要案,办理各类专利案件145件,为全市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0.3亿元。引进实施专利技术189项,重点扶持30个自主知识产权项目转化实施,预计新增产值17亿元,利税2.5亿元。列入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推进计划十大城市之一。全国专利执法工作绩效考核在副省级、地级市及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中均名列第一名。市知识产权局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安部联合授予全国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被东营市委、市政府评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连续第14年被评为全省知识产权系统先进单位。
东营市委书记姜杰表示,“在"蓝黄"经济区建设中,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尤为重要。”东营市市长申长友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开发力度,营造尊重人才、支持创业、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这是东营市委、市政府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一种鼓舞和鞭策。
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东营市五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去年4月,东营市成为全国首批23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之一,列第16位。列入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推进计划十大城市之一。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到东营检查指导工作,评价说:“全国知识产权工作"省级城市看深圳,地级城市看东营"。”
出台知识产权促进政策。东营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意见》,在县区机构、质押融资、专利奖励、专利产业化资金等方面做出重大突破。联合市金融办、银监局、人民银行东营支行印发《关于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实施意见》,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加快发展。
专利行政执法绩效考核成为全国副省级城市及地级市第一名和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第一名。东营市知识产权局横向加强各职能部门协作,建立部门联合整治、案件移送、信息通报等工作机制。纵向与县区联动,形成了统一指挥、运转高效的执法体系。突出抓大案要案,累计办理各类专利案件140多件,妥善处理了高原公司、东源公司等重点专利侵权案,为全市企业挽回经济损失20.3亿元。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召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会议、银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接会,先后与10余家银行对接,积极探索形成了专利质押+企业互保的质押融资模式。目前,市知识产权局与恒丰银行确定了20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企业,15家企业完成知识产权资产评估,评估价值17.37亿元,银行授信5.21亿元,为大海集团、大明集团、秦恒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发放质押融资贷款2.5亿元。
知识产权推进企业自主创新。今年重点扶持30个自主知识产权项目转化实施,预计新增产值17亿元,利税2.5亿元。累计共扶持项目200余个,累计新增产值248.6亿元,利税33.15亿元。截至目前,东营市累计申请专利26377件,授权16963件。
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亮点频出。在全市实施“知识产权1121工程”、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程,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115家,重点培育了1个国家知识产权强县、1个国家级优秀专利项目、20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74家中国专利明星企业。去年全市知识产权企业实施专利1297项,实现销售额293.8亿元,平均占企业销售额的48.82%;利税41.1亿元,平均占企业利税总额的45.6%。涌现出胜动集团、新发药业、方圆铜业、国瓷公司等一批依靠知识产权创新发展的优势企业……
查看全文:http://www.sd.xinhuanet.com/lh/2013-04/22/c_115479902.htm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