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胶莱运河——一线情牵渤海黄海

来源:齐鲁晚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3:30:19 
1952年,毛泽东曾给出这样的意见:这条河如果能修通并能走大船,那是好的,但不知头五年有此财力否?不久前,中国的学者们又一次提出了运河的方案:最短距离的直线运河方案二,和沿着现有的胶莱河道的方案一。也许古时这里就有一条连接两大海域的天然海沟,后来渐渐演变成今天地图上的一条小河胶莱河。
在山东地图上,胶州与莱州之间,有一条细细的线,它就是长仅130公里的胶莱河。河的东侧是蓬勃的胶东半岛,西侧是古老的山东内陆。从地理上看,它是半岛文明和齐鲁文化的分野。700多年前,该河曾经是一条海洋运河,后来因泥沙堵塞而长久废弃,一大批水利学家、地理学家、海洋学家,围绕胶莱运河的重建魂牵梦萦。因为它的建成将会影响到一个内海,两个海湾,多座城市甚至半个中国。
来到胶莱河边,第一个印象就是它很窄,最窄的地方似乎能一跃而过。历史上因为航运的需要,使这条河充满了历史。《史记》、东汉的《水经》、北魏的《水经注》对它都有记叙。
凿池三百余里……”
终成一条平庸小河
公元1280年,莱州人姚演向朝廷提出,利用原有河道,修建胶莱运河,以缩短海运航程。忽必烈当即批准了这个大胆的设想,委任山东最高长官阿巴赤率万人开河。两年之后,凿池三百余里……谓之胶莱新河。来自江南的运粮船队,不必再绕胶东半岛,只需进入胶州湾,随海潮驶入胶莱运河,再经莱州湾北上,即可直达塘沽。胶莱海运之梦,似乎已经成真。
然而,胶莱运河通航不久,就陆续暴露了缺陷,主要是运河水量不足。按原来的工程设计,是想利用两湾潮水上涨的时机行船,却因中间河段水浅,船多损毁军民苦之。此后不久,山东西部凿通济州河和会通河,京杭运河漕运开通。同时,远洋航运技术有了很大改进,岁运粮数百万石。这样一来,新开的胶莱运河便被淘汰了。通航仅两年,忽必烈下诏罢胶莱海运事,阿巴赤调京任职,船舶水手都调到济州河等地。
至明朝,本来有京杭大运河可用,但黄河数次决口,泥沙堵塞了运河。于是,胶莱海运被又一次提出。公元1538年,山东巡抚胡缵宗上书朝廷,得到批准。设计人员发现,胶莱运河有一个更近的海口,元人尝凿此道,遇石而上。施工者焚以烈火,用水沃之,历时3个月,终于凿通了这条水道。眼见得海波汇流……江淮之舟达于胶莱,可惜,好梦难圆。经费提前用尽,运河中段又遇难通者三十余里,重开运河工程半途而废。
此后,胶莱运河的重修一次次被提起,却始终议而不决。年深月久,胶莱河越来越浅,终成为一条平庸的小河。
宽200米、深10米
运河设想富有想象力
1989年,《中国大运河》作者岳国芳将胶莱运河列为21世纪中国应新开运河之首。2004年,海洋学者、山东海洋渔业厅副厅长王诗成提出重开胶莱运河。方案一:两湾直线开通,全长110公里。方案二:将胶莱河拓宽拓深,全长130公里。设想中的运河宽200米、深10米,可双向并行4艘船航行。工程匡算,开挖每立方米土按10元计,施工费用约需20多亿元。海河沿线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绿化设施等建设约需20亿元,再加不可预见费20亿元,建造人工海河方案一或方案二总投资在60亿元左右。如果再大胆些,可开通宽1000米、深10米的人工海河。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学教授陈宗镛提供了《胶莱运河项目的水动力条件分析》。90岁高龄的青岛海洋大学教授侯国本院士极力支持。2005年8月,相建海、王志远、孙书贤3位专家和刘瑞玉、丁德文、文圣常、赵法箴4位院士,向山东省政府呈送了《关于胶莱人工海河项目前期预研工作的建设》。
专家们普遍认为,胶莱运河最大的益处是加速水体交换,治理海水污染。
空中南水北调
为南来暖流提供通道
胶州湾属半封闭型海湾,由于海水污染,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上世纪60年代河口附近生物多达54种,但10年后减到33种,20年后只剩下17种,东岸的贝类养殖已不复存在。莱州湾是多种鱼、虾、蟹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育幼场,具有重要而独特的资源和生态价值。由于湾内陆源排污日益严重,生态灾害触目惊心:湾内局部海域已呈荒漠化,优质鱼虾类已形不成渔汛。
渤海,我国唯一的半封闭内海,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素有黄金渔场之称。随着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渔业资源趋于衰竭,渔获物幼龄化、小型化、低质化。回游性鱼、虾、蟹类产卵场、育幼场、索饵场、越冬场受到严重破坏。水环境污染造成海水养殖业病害肆虐,近岸海区赤潮频发,海洋生物大量死亡。
流水不腐。除了严格治理陆源泉污染,还应加速海洋水体交换。一旦胶莱运河贯通两湾,利用潮汐以及季风的作用,可以形成渤海、黄海的大环流,加快海水吸纳消化污染物的速度。加之各项综合治理措施,再现碧海蓝湾,将不是梦想。
航运方面,由黄海至渤海的轮船必须绕过山东半岛,胶莱运河一旦通航,王诗成说:上海、连云港、青岛至秦皇岛、天津、东营、潍坊等港口的通航距离,至少缩短300公里。而且避开了黄海、渤海的风浪,安全率可大大提高。
按照山东海洋渔业厅《前期预研方案》,宽阔的人工海河,将促进沿河地区的经济繁荣。130公里运河,260公里的黄金水岸,河道中舟楫畅行,两岸风光秀丽。常年奔流的河水将调节两岸的温度、湿度,形成沿河小气候带。还可以进行潮汐发电,搞海水养殖,建滨河风景区、运河艺术村。尤其是每年的潍坊风筝节,可以借着四月春风,五彩的风筝飘在游船上空,当是胶莱运河上的一大盛况。
最有想象力的,莫过于水利工程师张承建的空中南水北调。胶莱运河的水面,可以为南来的暖流提供一条摩擦力小的通道。在理想的状态下,暖流沿着这条空中谷道直达燕山,形成丰富的地理降水,恢复一万年前北方大草原5至8月发龙水的气候景观。
可以想象到的是,胶莱人工海河贯通之日,胶东半岛将变成全岛,是继台湾、海南岛之后的中国第三大海岛。
胶莱运河连通莱州、昌邑、平度、高密、胶州五市,通航之后,定会将海洋文化注入到这片孕育出齐鲁文化的大地上,同时也会向外面展示这里本土的文化。
渠口一开,沙随潮入
决策考验各方智慧
也许正因为这条运河意义深远、重大,一些学者提出了反对建设胶莱运河的理由。
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霍有光认为,山东交通发达,铁路2042公里,公路4万公里,无须花巨资修一条运河。何况山东半岛土地盐碱化严重,开一条人工海河,可能加剧盐碱化,同时对地下水系统造成破坏。至于空中南水北调,南来的暖流数百米厚,最厚可达数公里,狭窄的胶莱运河难以成为它的通道。
烟台的刘家新认为,净化海洋关键在严禁排污,就算运河修成,不杜绝陆源污染,两湾两海不保,运河也很难洁净。国家海洋局研究员乔方利提出泥沙淤积的问题。据《明史》记载,当年的胶莱运河渠口一开,沙随潮入,所以未来的运河修通之后,清淤工程量会不会非常巨大?
看来,胶莱运河的争议与论证,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苏轼有诗曰: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也许胶莱之梦的意义,远远大过130公里的运河本身。
人类天性富于梦想。然而,回首人类历史,充满梦想的朝代和年月,何其之少!在饥饿的痉挛中,兵荒马乱的流离中,政治动乱的恐慌中,所有的心灵都会萎缩,梦幻从何而来?
而今,胶莱运河的畅想,与很多强国之梦一道,标志着中国正进入一个和平发展、充满想象与决心的时代。正如19世纪初新兴的美国,他们构思了纽约和五大湖区之间的伊利运河,1887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