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山东修复渔业资源 增殖放流惠及10万渔民
来源:刘宝森 发布时间:2015-05-21 03:30:57
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作者:刘宝森 2007年1月9日9:38 |
新华网山东频道1月4日电(记者刘宝森) 从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获悉,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山东省通过增殖放流恢复海洋渔业资源,10万渔民从中获益。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环境污染及过度捕捞等原因,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持续衰退。目前,山东省近海的47个主要捕捞品种中,27种利用过度, 6种处于严重衰退,有的甚至已濒临灭绝。
为恢复渔业资源,解决渔民增收问题,2005年,山东省制订并实施了《山东省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在全国率先对渔业资源实施全面修复。2006年,山东增殖放流各种海水苗种7.6亿尾,沿海各市当年共回捕放流资源2.6万多吨,实现产值近6亿元。扣除捕捞成本,获纯利2.8亿元,有10万渔民从增殖放流中直接受益,人均获纯利2800元。
据介绍,山东省增殖放流的品种放流后数月即达商品规格。如中国对虾、海蜇、梭子蟹等均在5月-6月间放流,到8月底便陆续达到商品规格,渔民开始回捕,不但时间短,而且效益高。
据了解,山东省于1984年就开始在国内率先实施了以中国对虾为"龙头"的大规模生产性渔业资源人工增殖工程,目前增殖品种增加到20多种海珍品和贝类,海洋渔业资源人工增殖已成为山东一个较大产业。(完) |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