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蓝黄战略重合:油城生态美 绿满黄三角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7:30:03 

这里是黄河入海的地方,蓝天、碧海、河水相互交融,共同绘制了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

这里有着地球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风光旖旎,珍禽成群;

这里耸立着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自然资源丰富,“高效、生态”是其发展定位;

这里就是山东省东营市,唯一一个在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中完全重合的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东营市立足生态环境优势,深入实施公共环境改善工程,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建设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保驾护航。

如何实施公共环境改善工程?

地毯式排查808家工业企业污染源,确定610项治理工程,细化责任分工,严格督导考核

“实施公共环境改善工程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被列入了全市2012年度30个重点建设项目和8件民生工程。”东营市环保局局长刘美海告诉记者,紧紧抓住重点区域环境空气和省控河流两个突出因素,全市对808家工业企业污染源进行地毯式排查,确定了610项治理工程,通过区域治理与行业整治相结合的方式,切实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消除处于达标边缘的河流断面。

东营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市公共环境改善工程领导小组,统筹调度部署,细化责任分工。明确提出,各责任单位主要领导是公共环境改善工程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负责人,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做到部署得力、责任清晰、措施有力、落实到位。

坚持严格督导考核,东营市将公共环境改善工程列入了有关县区、单位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作为年度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公共环境改善工程实行周通报、月检查、季调度制度,各责任单位每周四将工作进展情况上报市公共环境改善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成立了督查组,定期深入各县区、责任单位开展督导检查,半年进行阶段性考核,年底全面考核。对工作进展好的,全市通报表扬,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对污染治理工程予以支持;对工作进展不力的,约谈负责人,给予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追究主要领导、相关人员的责任。

作为实施公共环境改善工程的牵头责任单位,东营市环保局相应成立了环保系统公共环境改善工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广饶区域、史口区域、中心城区域、北部区域、环境监测与法制5个工作组,由5名县级干部分别担任组长,深入现场,加大重点工程项目监督检查力度,对发现的违法违规问题,依法及时予以查处,全力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工作。

怎样持续提升空气质量?

以异味污染治理、大气主要污染物减排为主线,重点整治31家企业,完善治污工程,强化环境管理

东营市按照重点区域与重点行业整治同步推进的原则,以异味污染治理、大气主要污染物减排为主线,将广饶县大王镇和稻庄镇、东营区史口镇、中心城等作为重点整治区域,把石油炼制、橡胶轮胎等行业的31家企业作为重点整治对象,积极完善治污设施,强化环境管理,全面落实工业废气治理、锅炉烟气脱硫、脱硝等污染防治措施。

实行污染治理网格化管理,东营开展了拉网式环保检查,限期整治未批先建、未进行环保验收投入生产、已验收但环保治理设施落后易产生异味污染的中小企业,对治理无望的企业进行转产或关闭,对能够治理的限期增上环保设施。同时,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聘请了民间环保监督员,督促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

为防治扬尘污染,东营市按照《山东省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要求,深入开展工业堆场、煤场、混凝土拌和场专项整治。对中心城裸露地面进行硬化、绿化,及时修复破损路面,城区道路保洁实施湿式机械化清扫作业,中心城主干道落实定时洒水降尘作业措施,下水道清疏污泥实行日产日清。积极落实车辆运输覆盖措施,开展不间断监督检查,及时发现查处违规运输车辆,控制遗洒、飘落污染。对中心城内工业堆场、混凝土拌和站实施限期整治,不符合选址规定的限期搬迁,达不到环境保护要求的实行限期治理,严格控制工业粉尘污染。

此外,东营市综合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实施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制度。对未取得环保标志的机动车,不予核发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标志,不予办理营运机动车定期审验合格手续,禁止上路行驶。依法强化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加强机动车监管能力建设,完善机动车环保管理信息系统。

据了解,截至去年年底,东营市14家橡胶轮胎企业、17家石油炼制企业、67家化工企业均完成了废气治理任务,6家燃煤电厂建设了脱硫设施DCS系统;东辛采油厂、胜利采油厂等7家治理单位累计投入资金1455万元,治理油井2432口,实现了套管气回收率和密封率100%的治理目标,有效改善了环境空气质量……
查看全文:http://www.sd.xinhuanet.com/lh/2013-02/20/c_114737232.htm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