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隆起特色产业发展新高地 构筑园区新优势
放眼威海大地,各级各类开发区正以蓬勃之势,集约集聚发展,努力向有主导产业、有创新能力、有竞争优势的特色园区目标加速前进。
对接一体化战略布局,园区发展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重要的带动力量,放大开放优势、集约发展、创新发展的重要平台。 2012年,我市各开发区以有效管辖面积占全市总面积24%的地域,完成全市近70%的工业增加值、70%的地方税收收入和近50%的地方财政收入。
高点布局
隆起特色产业发展新高地
园区发展,规划先行。适应市域一体化发展需要,2012年以来,各级园区按照“新城区、新园区、新景区”要求,结合自身定位和发展实际,进一步科学优化园区规划体系,一批特色鲜明、发展后劲强劲的特色园区,焕发勃勃生机。
2012年,按照“以港兴区、三生共融、一体发展”思路,南海新区在总体发展规划上,聘请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对新区控制性详规进行优化,着力打造东部临港产业区、中部行政商务区、西部旅游度假区三大版块,构建一核两翼发展格局。在产业发展规划上,突出港口优势,重点发展临港产业,进一步优化发展空间布局。在基础设施发展规划上,突出满足产业发展需要,重点布局港口功能分区,逐步打造胶东半岛重要的综合性港口。
2012年以来,荣成经济开发区根据一体化战略部署和自身调点,高起点布局、大手笔规划了城铁商贸物流、高端产业园、海洋生物产业园、崂山教育科研和八亩地休闲旅游总面积达65平方公里的五大板块,向西延伸至城际铁路区域,向东拓展至滨海一线,向南与石岛板块两向对接。
充分发挥“蓝色”优势,也是园区布局提升的重要路径。工业新区以具有较好产业基础、良好带动性的先进制造业、新材料、新医药等项目为支撑,着力打造新材料产业园,目前已引进了威海拓展纤维、豪雅光电科技等一批总投资72亿元的新材料产业项目。
为充分发挥产业集聚优势,打破园区界限,我市依托重点企业着力布局打造一批“有园无界”的高端产业园———以威高集团有限公司为依托,打造“高端医用植入器械产业园”;以三角集团有限公司、固铂成山(山东)轮胎有限公司为依托,打造“绿色子午线轮胎产业园”;以中航威海船厂有限公司、黄海造船有限公司等为依托,打造“船舶工业科技创新产业园”……如今,10多个以龙头企业为引领的高端产业园区竞相发展。预计到“十二五”末,通过打造特色产业园,将重点培育起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医药、纺织服装4个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的产业集群。
强有力的园区载体布局,如同磁石,成为我市吸引资源流、资金流汇集的产业新“洼地”。
开放引领
构筑园区发展新优势
新年刚过,文登经济开发区管委副主任徐海平就为大世汽车座椅项目二期的土地审批手续忙活起来。
“谋局高端产业示范区,既需要走促内生求发展之路,更要在招商引资上寻求突破。”徐海平说,产业链招商是开发区今年将重点突破的招商引资路径。其中,大世汽车座椅项目的二期增资就是这一实践的代表。
依托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中航黑豹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和中达轿车内装饰、三峰轮胎、东洋活塞等一大批内外资企业,文登经济开发区形成了产品类型丰富、产业链较完整、涉及领域较广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该经济开发区以这一产业集群和相关研究中心为支撑,对汽车整装企业、零部件企业和相关配套企业展开重点招商。年初,韩国大世(株)确定增资2000万美元启动二期新上液压机项目,将汽车座椅生产能力提升到100万套,达产后年产值可增加7亿元。
经区针对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和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展开重点招商,目前已拥有规模以上生物医药工业企业27家,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26家,预计到2015年,生物医药产业可实现产值75亿元,装备制造产业可实现产值170亿元。
在工业新区的新材料产业集群、机电装备产业集群、生态休闲农业产业集群,也吸引了拓展碳纤维、三角绿色生态子午胎、浩然特塑、豪雅光电等一大批知名项目落户,成为其凝聚发展动力,酝酿发展潜力的重要砝码。
立足园区区位优势、产业特色和产业规划,结合我市重点产业发展规划,目前,我市确定的园区集群招商推介重点项目达26个。
在强化产业集群招商的同时,各级园区还找准发展“牛鼻子”,通过深化与著名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的合作,重点引进一批对我市产业升级关联度高、辐射力大、带动性强的龙头型、基地型战略投资项目;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园区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积极推动符合条件企业境外上市等招商策略,以产业招商促园区发展层次提升。
搭建平台
优化项目发展新环境
连片的生产车间拔地而起,数十米高的精馏塔架高高耸立,上亿元的高端设备运行平稳……2月18日,在荣成经济开发区高端产业园的青木新材料有限公司,公司经理王广军看着源源不断下线的新产品喜不自禁:“项目自2012年初动工建设,2012年底正式启动生产,实现了当年投入、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
王广军说,如此快的项目投产速度离不开高效的政府服务后盾。“项目有干部跟踪服务,各种手续有干部帮着跑,遇问题他们第一时间来帮忙解决,比咱都着急。”
高区全面落实减轻企业负担政策措施,开展行政审批项目清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南海新区成立南海发展服务中心已,环保、工商、发改等22个职能部门和中介服务单位进厅设置窗口……
查看全文:http://www.sd.xinhuanet.com/lh/2013-02/20/c_1147340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