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大海清澈与美丽——青岛港建设绿色生态码头纪事
空中不见黑烟尘、地上不见沙尘土、海中不见漂浮物……近日,记者在探访青岛港时看到了这样一番环保、绿色的景象。从建造回收池防止矿粉直接流入海中,到铺盖“珍珠”苫盖防止矿砂飞扬,再到用循环水给砂矿车“洗脚”,青岛港在建设海洋生态文明中走出了一条绿色之路,为建设美丽海洋增添了绿色“砝码”。
建回收池 防止海水变红
记者来到青岛港前港公司码头,周围海水一片湛蓝,几艘货船正缓缓驶出码头。“如果两年前你来到这里,就会看到红色的海水。自从我们建了回收池后,就再也看不到这种景象了。”前港公司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说。
据悉,青岛港前港公司主要生产红色矿石,当冲刷码头或下雨的时候,矿粉就会被水流冲到大海中去,使得附近海水变红,给附近海域造成污染。去年,前港码头投资130万元建立了回收池,收集冲刷码头用水和雨水,防止带着矿粉的水流入大海。
靠近码头的回收池面积为2000立方米,从远离海洋的一侧由高到低依次修建了4个水池。从码头上收集来的水不断流入池内,经过4个水池的过滤,水的颜色渐渐变淡,过滤好的水如同自来水一般清澈,可以输送回码头继续循环使用。
缝制“珍珠”苫盖 防止矿砂飞扬
由于青岛港红色矿石、矿粉和煤炭较多,遇到大风天气时,这些矿砂随风扬起,不仅对近海海域造成污染,还影响到附近的空气质量。为此,青岛港每年投资500万元对港口的矿尘进行苫盖。
走进港口,记者远远就看见了一座座绿色的小山,这就是用苫布覆盖着的矿砂堆。据工作人员介绍,为了防止苫布被风刮起,每个绿色苫盖顶上压着密密麻麻的绿色小布袋,这些布袋是工作人员亲手缝制的,里面装有沉甸甸的矿石,远远看去,就像一颗颗珍珠挂在绿色苫盖上,所以被称为“珍珠”苫盖。
除了使用“珍珠”苫盖来铺盖矿砂,前港公司还在远处居民区与港口之间建起层层的抑尘墙,这些抑尘墙是在2007年由青岛港投资2860万元修建的。为了让附近居民放心,青岛港还在抑尘墙的后面栽种了防护林带,给他们带来双层保护。
循环用水 给过往车辆“洗脚”
在每个码头出入口,都有一条装有小喷头的道路。当运送矿石的车辆路过时,车的轮胎都会被小喷头冲洗得干干净净,以保证道路不会出现扬尘,冲洗车辆的水使用的就是回收池里的循环水。
此外,青岛港还修建了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污水1000吨。污水处理厂除了要处理港口排出的工业污水,还能对工作人员的生活污水以及雨水进行处理,这样既环保又节能……
查看全文:http://epaper.oceanol.com/shtml/zghyb/20130131/83964.shtml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