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委书记张江汀:烟台形成蓝区建设格局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2013年,烟台市将呈现出何种发展姿态,将会形成什么样的发展格局?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山东烟台市委书记张江汀。
技术改造投资等居全省首位
记者:过去的一年,烟台的发展情况如何?
张江汀:过去的一年,可以说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发展极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推动转型升级的关键一年。虽然风险挑战多,但是去年烟台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2012年,预计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281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57.4亿元,增长17.9%;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6.3%,提高1.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技术改造投资均居全省首位。另外,在区域布局上,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一极领先、多极崛起”发展框架初步形成。
“一极领先”,就是以牟平区、金山港区、高新区、莱山区、芝罘区、保税港区各区域的滨海地带为主体,全力推动东部海洋经济新区领先崛起、率先突破,使之成为全市新一轮发展的强力板块和增长引擎。
“多极崛起”,就是在率先突破东部新区的同时,依托莱州湾,充分发挥“蓝黄”战略叠加优势,加快打造具有高效生态特色的西部增长极;依托丁字湾,切实用好亚沙会、海即大桥、核电产业和莱阳南海新区等优势,加快打造南部区域新的增长极;依托龙口湾,突出抓好龙口和招远集中集约用海工程,加快打造临港高端制造业高度聚集的北部增长极;有序推进长岛休闲度假岛保护性开发建设,加快打造海岛经济增长极。
带动全市经济向蓝色拓展
记者:您认为烟台经济发展的优势在哪里?
张江汀:烟台面临“蓝、黄、高”三大战略叠加的区域优势,我们要切实用好“三大战略”叠加实施的重大历史机遇,突出蓝色发展的统领地位。目前我市蓝区建设已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今后要始终将其摆到经济社会发展第一战略的位置,以“全域建设蓝色经济区”为目标,实施“蓝”“黄”“高”有机结合,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带动全市经济向蓝色拓展、向高端提升、向生态转型。
记者:在推进蓝区建设、打造优势板块方面,烟台市有什么新的思路和构想?
张江汀:我们将以东部海洋经济新区规划正式获批为新动力,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高端蓝色项目引进和海洋高技术产业发展为重点,搞好东部增长极建设;以发展高效生态经济为重点,搞好西部增长极建设;以发展文化旅游和核电装备制造为重点,搞好南部增长极建设;以发展临港高端制造和服务业为重点,搞好北部增长极建设;以打造长岛休闲度假岛为重点,搞好海岛经济增长极建设,共同支撑烟台蓝色经济发展。
今年抓好200个市级重点项目
记者:烟台地处胶东半岛,将来如何通过发展交通为城市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张江汀:2012年,烟台的交通事业迎来了大发展机遇,去年潮水国际机场航站楼土建工程如期完成,青烟威荣城际铁路路基工程基本成型,龙烟铁路建设开始启动,烟海高速公路建成启用,海即跨海大桥合龙通车,15项港口工程顺利完工。
2013年,我们要集中抓好200个市级重点项目。海阳核电1号核岛具备冷试条件,潮水国际机场完成飞行区及航站区建安工程,青烟威荣城际铁路铺轨实现预期目标,龙烟铁路开工建设控制性工程,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达到进度要求。
记者:能介绍一下烟台大项目建设的情况吗?
张江汀:建设一个大项目,可以崛起一个大企业,带起一个大产业。烟台这些年支柱产业快速膨胀,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很大程度上在于引进新上了富士康、通用东岳、海阳核电、龙口特种铝材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要抓住国家进一步扩大内需、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和省深入实施蓝黄战略等重大机遇,在以重点工程项目引领转调发展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查看全文:http://www.sd.xinhuanet.com/lh/2013-01/26/c_1145067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