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做大做强西海岸 新建一批特色园区
2012年12月3日,中共青岛市黄岛区委挂牌成立;12月28日,黄岛区人大、区政府和区政协挂牌成立。区划调整后的新黄岛区陆域面积209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0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2万,拥有5个国家级园区、5个省级园区以及青岛前湾港、董家口港两大港口,是国内国家级园区最多、功能最全和政策最集中的区域之一。昨日,市委常委,西海岸经济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黄岛区委书记张大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将紧紧围绕再造一个青岛港、再造一个青岛经济总量、再造一个青岛新主城“三个再造”的历史使命,做大做强西海岸,加快建设创新开放、幸福美好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区。
做大做强西海岸
“2013年及今后一段时期,黄岛区将对标滨海新区和浦东新区,紧紧围绕再造一个青岛港、再造一个青岛经济总量、再造一个青岛新主城‘三个再造’的历史使命,做大做强西海岸,加快建设创新开放、幸福美好的现代化国际新城区。”张大勇表示,落实国家海洋战略,放大提升蓝岛、绿岛、智岛“三大计划”,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支点和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示范平台;以东西统筹、陆海统筹、城乡统筹“三个统筹”为路径,推进新区规划、产业、民生和文化“四个聚合”,汇聚发展正能量,实现1+1>2的综合效应。
通过港口裂变、产业聚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引领蓝色跨越。把新区中心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董家口经济区、生态农业和发展储备区四大板块作为承接“三个再造”的平台,集中优化配置人力物力财力,突破重点片区,打好中德生态园、中央商务区、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青岛信息谷、石化产业循环经济区、灵山湾旅游度假区规划建设等几场攻坚战。
突出蓝色、高端、新兴的产业发展方向,深化“重点项目建设年”活动,力争报国家、省审批的9个重大项目获批实施,重点推进“千万平方米服务业”载体和中石化LNG、青钢搬迁、山东(青岛)国际航运中心等一批百亿级战略支撑项目,着力突破汽车整车制造、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光谷海洋科技城、董家口海工装备基地、明月海洋生物产业园等海洋经济特色园区。
新建一批特色园区
“我们用好改革这个发展的最大红利。”张大勇说,全力争取国家批复《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规划》,抓好行政区划调整后续工作。用足用好国家级功能区政策,健全完善功能区管理机构,充实和加强开发建设指挥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向功能区放权、授权,提速增效,打造全国最优发展环境。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产学研集成创新和协同创新,规划建设科技孵化器、加速器等创新平台。大力引进“千人计划”等海内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引智示范区。创新投融资体制,加强与金融机构、世界500强和央企的战略合作,探索采用市场化的办法推进土地整理和成片开发,形成规模效应。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建设紧密型“双法人”制职教集团。深化开发区省级综合配套改革和国家级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工作……
查看全文:http://www.sd.xinhuanet.com/lh/2013-01/08/c_114293194.htm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