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昌乐:努力形成蓝色经济产业园建设合力

来源:昌乐传媒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7:48:46 

发展蓝色经济,是一项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系统工程,事关我县长远发展。当前,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努力形成推动蓝色经济产业园建设的强大合力。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由此蓝色经济被提升到国家经济战略中更加重要的位置。而伴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深入实施,作为资源集成、优势叠加的特色园区就成为发展蓝色经济的重要载体。我县以特色园区建设为支点,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了蓝色经济产业园,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建设已经在全县产生了上下一致、和谐推进的互动效应。

当前,我县工业经济当前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县委县政府抢抓“蓝黄战略”实施,规划建设了蓝色经济产业园,蓝色经济正展现出强大吸引力,成为我县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

县服务业办公室副主任徐润强:蓝色经济产业园,作为我县发展蓝色经济的重要阵地,项目建设方面前期主要以县经济开发区、北关创业基地、东徐产业园等为基础进行改造提升,同时配套建设相应的办公和服务设施。下一步就是加快推进园区建设,形成一个企业更集中、功能更突出、活力更强、更具承载力的核心园区。

通讯员刘宁:石大昌盛板块是我县蓝色经济产业园内新开工的项目,作为一个定位高端产业聚集的蓝色经济产业园区,项目自开工以来,仅用半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一期10万平米厂房的基础工程施工,目前正在进行地上部分的施工。

蓝色经济产业园石大昌盛板块,基建部分总投资10亿元,规划面积800亩。自11月5日项目奠基开工以来,工程建设进展迅速。县经信局作为石大昌盛板块的包靠单位,在具体包靠中,制定了有方案、有人员、有责任、有措施、有目标、有成果的“6有”要求,并安排专人全力以赴靠在项目上。

县经信局中小企业办公室 副主任科员 宋中胤:我们经信局作为项目的包靠单位,下一步,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做好全方位服务,真正做到靠得上、拾得起、坐得下,协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按照县委提出的大干100天的要求,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早日建成。

蓝色经济产业区建设,是一项开拓性、创新性很强的工作,作为项目所在地的宝城街道专门成立了企业服务小组,由科级干部具体包靠,实行全程跟踪服务,与项目施工方一起研究新情况,探索新路径,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宝城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 王君梅:借助蓝色经济产业园区石大昌盛板块建设平台,不断宣传优越的招商环境,积极引导有投资意向的客商来宝城考察投资。同时对项目建设,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包靠力度,现场办公,全力做好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服务工作,确保工程按期完工。

在推进转型升级的具体实践中,各地都面临着资源能源紧缺、生态容量压缩、人力资源成本上升等一系列共同难题。面对转型中的压力和困难,我们必须开阔视野、转变观念、拓展思路,为转型升级开辟新空间、寻找新动力。如今,我县已在探索实践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依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发展规划,大力发展蓝色经济,一大批高端产业加速向园区聚集。

蓝色经济产业园石大昌盛板块项目经理刘元科: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机遇,我们石大昌盛板块是蓝色经济产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面向四新一海高端产业,建成后,可为50家中小企业提供配套设施完备、孵化条件齐全的综合性发展平台。

蓝色经济产业园石大昌盛板块主要建设核心企业区、特色产业区、综合创业区三大板块。项目引入苏州、潍坊高新区等成型工业园区先进经验,创新管理模式,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为入园企业在研发、物流、融资、信息平台建设及运作、安全保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软硬件服务。项目建设也吸引着许多“四新一海”项目来园区考察落户。

蓝色经济产业园作为我县高新技术的洼地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摇篮,目前在已成型的城关街道北关创业辅导基地内已经聚集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麦克风产品是电子产品中最常用的电子元器件之一,但目前,国内麦克风生产设备大都是半自动,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员配备,而且效率还不高。昌乐鼎诺电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是基地内一家专门从事自动化设备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自动化设备企业,具有十年的研发设计经验,目前已开发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麦克风生产线。

昌乐鼎诺电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于学利:我们这个项目突破了原有手工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分度器、气缸等元件,控制上使用了PLC与触摸屏的有机结合,实现了人机结合,原来需要20多个人,现在只需要1个人就能控制,成品率高达95%。

产业园区的建设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提高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和档次的有效途径。蓝色经济产业园建成后,将主要以海洋产品开发及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为主体,可容纳300多家中小企业入驻经营。目前,英轩重工、阳光概念包装产业园、矿机救生舱等一批大项目和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逐步构建起了园区骨架。集群一旦形成,整个产业的爆发力也就有了基础的积聚,园区内海洋防腐新材料、海洋精细化工、海洋装备制造、现代疏港物流、滨海腹地旅游等涉海优势产业快速发展,蓝色经济正领航全县工业经济转型发展。

县服务业办公室副主任徐润强:蓝色经济产业园在选址、布局、规划、设计、施工以及下步入园项目规划、生产经营等每一个环节,始终贯穿科学发展这条主线,按照新材料、新信息、新医药、新能源和海洋装备制造“四新一海”项目的发展方式和结构布局,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他的开工建设,必将为我县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就业、建设“三个昌乐”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预计到2015年,区内蓝色经济各项主要指标增幅增加30%以上,蓝色经济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80亿元,增加值超过150亿元,规模以上涉海、涉港类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200亿元,海洋类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40亿元,蓝色经济产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增加到60%;引进涉海、涉港类项目总投资力争突破150亿元……
查看全文:http://www.sd.xinhuanet.com/lh/2012-11/30/c_113863473.htm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