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城建重点项目密集开工 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11月2日上午,山东省烟台市举行市区城建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奠基仪式。市领导张江汀、王良、郝德军、赵强、李淑芹、李树军、于松柏出席仪式。市委副书记、市长王良在万达广场项目奠基仪式上致辞,副市长于松柏在莱山滨海国际社区项目开工仪式上致辞。这标志着市区城建重点项目“开工周”活动正式启动。
烟台市住建局有关人员表示,开工的城建重点项目包括旧村改造、民生工程、市政路网、产业地产、功能提升等五大类、24个项目,总投资330亿元,将集中开工建设。这些项目的开工建设,对于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宜居环境、提高幸福指数,必将起到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2日,记者对一些重点项目进行了探访。
科技广场落户胜利南路
2日上午9时,在原安德山庄院内,这里原来老建筑已夷为平地。作为2012年我市重点城建项目,烟台城市科技广场从7月份以来进入“加速度”运作时期:在芝罘区政府和市财政、国土、城管、妇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仅用1个月时间,就完成了32户非住宅、85户住宅房屋征收任务。
市住建局局长邹长清介绍了建设前期的基本情况。据了解,项目位于红旗路以北、胜利南路以西区域,西至南山公园东侧围墙,北至南山公园东门现状道路。项目规划建筑总面积约17万平方米,包括城市科技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行政审批中心、档案馆及配套设施等5个子项工程,总投资约10亿元。目前,市规划局已邀请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领衔设计,目前正在进行规划设计方案调整。待方案审批后市住建局将及时跟进勘察设计及监理、施工招投标工作。
虽然具体的规划方案还没有确定,但在昨天的现场,记者看到展板上公示了一幅城市科技广场的初步规划效果图,效果图显示,沿胜利南路形成的弧状道路,科技广场主体也呈弧状布置,从空中俯瞰,广场整体呈“Y”字造型。沿红旗中路是它的“树干”部分,而两个“树枝”部分面朝与通向南山公园的10米宽城市支路。效果图上显示,整个科技广场的外墙为网状的玻璃幕墙,主体三个波浪式的层叠起伏平台,整个建筑大气而时尚,建成后,将成为中心城区又一地标性建筑。
记者了解到,目前,烟台城市科技广场的土地出让前期手续办理工作已展开,力争年底前开工建设。该项目预计2013年完成主体施工,2014年交付使用。
芝罘西部再添1200套安置房
在昨天的集中开工仪式上,由烟台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自行摘牌并开发的首个拆迁安置房项目———建城·西府也首度亮相。
该项目由烟台市建城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承建。项目北依阳光富景小区,西邻楚凤二街,东接楚凤一街,南至凤凰台,占地6.7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工程总投资约13亿元,资金全部由市城投公司自筹。
记者从规划方案中了解到,在户型设置方面,可分别提供约67平方米至约143平方米的不同户型,可最大限度满足拆迁安置房户型要求,同时,更合理配置了部分公租房,小区建成后,可提供拆迁安置房及公租房1200余套。
与此同时,锦绣新天地、锦绣家园、锦绣新园三处保障房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锦绣家园住宅楼51栋,均为小高层住宅,建成后可提供经济适用房3460套,廉租房270套。目前51栋住宅楼已有33栋实现主体封顶,预计年底前所有单体楼竣工验收完毕,2013年进行外墙、室内安装、室外配套等施工;位于黄务套口东侧的锦绣新天地,住宅6606套。预计今年年底所有单体楼竣工验收完毕,配套工程完毕,达到交房条件。
锦绣新园位于芝罘区只楚街道北上坊和东南哨用地范围,蓝烟铁路以东,华泰路以南。根据初步规划方案,该项目总占地13.9公顷,分南北两地块,其中北地块占地9.16公顷,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共计12栋高层住宅,23至27层不等,可提供经济适用房1400余套,公租房600套,共2000余套,今年计划开工4栋楼。此外,已选定的14宗市级拆迁安置房地块正在加快推进规划方案审批、施工图设计及征迁等施工前期工作。
明年实现烧垃圾发电
1600吨!这是市内6区一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而随着生活垃圾综合湿解二期工程的启动,从明年起,不仅这1600吨垃圾能轻松被“吃掉”,“消化”垃圾产生的余热还能发电,今后烟台5-10年的生活垃圾也能做到日清日结。
据了解,生活垃圾综合湿解二期工程由烟台润达垃圾处理环保有限公司投资4.31亿元,采用BOT模式建设。工程占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采用“湿解+筛分+筛上物焚烧+余热发电”的综合处理工艺,设计处理规模1000吨/日。
据了解,生活垃圾综合湿解工程是通过将生活垃圾添加催化剂经过高温、高压进行湿解,能实现焚烧发电工艺。二期工程投入运行后烟台市区生活垃圾除了经过处理后剩余约5%的灰渣需要填埋外,其余95%全部实现综合处理。
该工程2012年3月开工以来,已完成焚烧车间+23米以下结构、湿解车间+12.5米以下结构主体、筛分车间基础梁以下工程等,年底前完成厂房主体施工和主要设备主体安装,2013年6月建成投产运行。
与此同时,我市还启动了垃圾渗沥液处理工程。该工程由山东德利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承建,项目概算投资约3900万元,处理规模700吨/日,工程采用生化预处理(厌氧、好氧)+超滤+纳滤+反渗透的处理工艺,出水实现渗沥液变一级用水。工程已经于去年11月开工建设,主要改造原有厌氧系统、扩建好氧系统、新建超滤、纳滤、反渗透系统、新建浓缩液处理系统及配套车间等设施。目前工程建设基本完工,正在进行设备调试。
今年启动胜利南路南延工程
作为今年市城建重点工程项目,胜利南路南延工程将于今年启动建设。胜利路南路南延工程全长6.1公里,其中将设置双洞形式隧道一处,长度为2.8公里,其长度将刷新黄金顶隧道的记录,将再创烟台市城建史上之最。
2008年1月,总长度1340米的黄金顶隧道竣工通车,这条隧道与东口隧道、南山隧道、塔山隧道、魁星楼隧道将莱山区、芝罘区、福山区连成一片,拓开了中心城市发展新天地。即将建设的胜利路南延工程,从红旗中路与胜利路的交叉口位置,向南穿越塔山,经卧龙北路、卧龙中路,与荆山路、峰山路相交后,最终延至港城东大街并与其交叉。项目建成后,中心城区“南出口”将被打通,成中心区向南辐射的交通要道。
记者了解到,胜利南路南延工程,道路按照城市主干路I 级标准设计,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为50千米/小时。横断面为:3.25米人非混行道+11.5米机动车道+0.5米中央分隔栏+11.5米机动车道+3.25米人非混行道,道路红线宽度30米。新建的胜利南路和胜利路在设计上有何不同呢?据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规划中在道路横断面布置上是经过精心构思的:“胜利路原车行道规划宽度为21米,胜利路南路南延拓宽为30米,且全部为快车道,驾车上去会感觉非常畅快。”
胜利南路南延的规划中,还增加了不少“街道家具”的使用。“将来将布置休息座椅、果皮箱、公交站亭、公话亭等街道家具及设施,市民出行会更加方便。”工作人员介绍说。
目前,胜利南路南延的勘察设计和征收摸底已完成。项目将于近期启动建设。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