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离海洋经济大国有多远

来源:环球时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8:01:38 

“21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近来,“海洋经济”这个词汇成了中国的一个热词:广东省提出2015年海洋经济规模目标1.5万亿元人民币;浙江省宣布已编制总投资超过1.2万亿的海洋经济发展建设重点项目规划;福建省称2015年跻身海洋经济强省。日前在浙江宁波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海洋经济投资洽谈会(以下简称“海洽会”)上签约91个海洋重大项目,投资总额2127亿元。这一系列动作似乎成为中国海洋经济开发进入实质性阶段的标志。不过,对于一直被称为“大陆国家”的中国来说,开发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面临重重考验,中国如何解决周边海域频频爆发的紧张和对抗是中国海洋经济开发需要迈过的第一道关口。

众多沿海国都想做“海洋大国”

几扇巨大桨叶和一个蓄能器,再连上发电机与海水淡化装置就是一套完整的海洋能发电制淡系统;从海藻、蟹壳中提取新型纤维……日前在宁波举行的海洽会上,能看到当下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诸多画面。国家馆内的“顶级”展品当属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981钻井平台模型和“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实物模型,参观者把展台围了个水泄不通。组委会工作人员陈斌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国家馆展示的是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层面,省市地方馆则是海洋产业的具体层面。

21世纪被称为海洋世纪,海洋经济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盛宴。不仅美国、欧洲和日本等传统的海洋大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近年来也纷纷制定国家级海洋战略。连陆地面积只有240平方公里的太平洋岛国库克群岛总理普纳日前也在南太岛国论坛上称,太平洋岛国应团结起来,将“全球最大的海洋岛国”作为该地区的共同身份。对于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匮乏的中国,发展海洋经济的意义显得极为迫切。

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国强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早期人类海洋活动没这么复杂,“海权”就是一部军事史,后来按先占原则,谁发现谁开发,直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出台,才确定各国的主权和管辖海域。除960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外,根据《公约》,中国还有300万平方公里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以及太平洋海底7.5万平方公里的专属区。

1.8万公里海岸线、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面积、6500多个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70万平方公里的油气资源沉积盆地、约400亿吨的海洋石油资源量,浩瀚的海洋越来越成为支撑中国发展的战略新基地。不久前公布的《201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4.56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

渔业无疑是海洋经济最传统的产业。宁波象山县石铺镇是东海边的千年渔镇,《环球时报》记者在此采访期间看到,捕鱼起家的小镇如今星级酒店、海鲜餐厅鳞次栉比,船老大开的是奥迪车,随船出海的多是外来务工者。我国海洋水产品产量相当于全国肉禽蛋类总产量的1/4。除此之外,中国海上石油资源量和天然气资源量分别占总量的23%和30%,淡水资源的短缺使得海水淡化量和冷却水用量迅速增长。中国东部许多沿海省市近来都加大了海洋综合开发力度。浙江台州的一名官员对记者说,台州希望借156公里可开发港口海岸线建成多个万吨级港口,借得天独厚的100万亩滩涂面积围垦造陆,借华东最大电力能源基地、三门核电项目的机会招商引资。但这名地方官员也有些忧虑地说:“海洋经济发展是地方政府可以管的,但海洋权益维护是国家主导的,包括远洋资源的开发和能源工业项目更是如此。”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走的是沿海先行的路,可当下的形势和机遇却不是地方所能驾驭。中央党校教授杨秋宝称,中国各界的普遍认识是,到2020年左右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应该达到1/5。这相当于2011年的一倍还要多。国家海洋局政策与规划司司长王殿昌表示,“当前海洋经济发展机遇难得,矛盾也十分突出,近海海洋资源开发过度与深远海开发不足的矛盾,海洋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海洋经济总量和质量提升的矛盾,区域经济发展与重复建设的矛盾,统筹海洋的国家战略亟待出台。”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