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自主创新路催生“青岛创造”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遵循“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总方针,大力推进科技自主创新,把先进成果和高新技术应用到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批批“青岛创造”的产品不断涌现,正成为青岛经济新的增长点。系列报道《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喜迎十八大》今天播出《自主创新路催生“青岛创造”》。
如何让厨房电器“轻装上阵”,海尔在国内首创了无线电力传输技术的转移应用。历经两年多研发,研发人员把电器上原有的电源线转换成无线能源接收体,并在橱柜内部安装能源发射器、表面设置感应线圈,使得电饭煲、电水壶等厨电,实现感应工作。
目前,采用无线电力传输的海尔厨房电器已申请创新专利、国际专利50余项,通过了Intertek国际权威检测,下个月将正式上市销售。
汉缆股份在向大海“投送”高压超高压光电复合海底电缆方面也取得突破。依托陆用超高压电缆专利技术,汉缆组织企业专家展开电缆入“海”攻关,建立了专业的中试基地,掌握了防水层挤包、大截面电缆成缆、铠装层保护等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对此类产品的技术垄断。
随着蓝色经济发展,特别是在海岛开发、海洋石油开采、海洋风电利用领域,高压超高压海底电缆未来10年将有近200亿元的市场需求。现在,汉缆正稳步推进市场商用化生产工作。
自2010年获批成为全国首个“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示范城市”以来,青岛市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主线,大力推进关键技术攻关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市级科技计划项目80%以上的资金由企业承担使用,支持企业建设了5家国家重点实验室、9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挥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主体作用,指导行业骨干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了26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以自主创新推进“青岛创造”,当前关键就是要抢占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在前沿关键技术领域,重点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知识产权,催生龙头企业与新兴产业发展。我市依托行业龙头企业,规划建设了软件与集成电路、高速列车等12个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基地,153家基地骨干企业,在研项目近1200项,研发投入超过20亿元,加速了高新技术成果的项目产业化步伐。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454.5亿元,同比增长13.6%,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39.1%。青岛市今后将继续抓好科技基地、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纵深推进国内外科技合作,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逐步引领全市经济迈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