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经开区:抓蓝黄机遇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来源:滨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8:11:56 

今年以来,滨州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抢抓“黄蓝”两区开发建设战略机遇和开发区要率先发展的决策部署,按照“产值过千亿、争创国家级开发区”的奋斗目标,创新实干,勇争一流,大力发展创新型服务型经济,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区。上半年,财政收入实现“双过半”,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于全市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工业增加值增幅均列全市前三位。

强化科技支撑,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

该区坚持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率先发展的根本大计,加快思路创新、人才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建设创新型开发区,努力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转型发展。该区大力实施企业科技创新“四个一”工程,即每家企业制定一个五年发展战略规划,选聘一名高级职业经理人,创建一家省级以上研发中心,至少与一家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全面培育科技型企业群。开发区设立1500万元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创业专项基金,鼓励企业向资本市场争资金,向高端人才借智慧,向科技平台要技术。渤海活塞年内增发10个亿,与美国、澳大利亚合作新上镁合金材料项目;盟威公司与世界500强的中信集团强强联手,投资10亿元建设高档航空铝材。滨化传媒投资10亿元,与吉尔吉斯斯坦合作,新媒体地面数字电视项目进军海外市场。规划建设物联网大厦,加快推进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应用,年内建成滨州智慧农业示范体验中心。开发区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开展“大学、院士走进开发区”活动,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10所科研院校建立科技创新产学研战略联盟。

创新服务业态,大力发展服务型经济

该区积极创新服务业态,大力发展服务型经济。他们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利用高端服务、生态环境、科技平台,培育绿色总部经济,吸引浪潮集团等国内外大企业入驻。全力支持齐商银行、交通银行及保险、担保、证券业快速发展,规范运作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举办“国际资本走进开发区”活动,加强与30家风险投资机构合作。盘活启动现代物流中心,做大做强省级物流园。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支持中博商贸城与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合作,建设绿色建材厂家直销基地;中国家居业十大品牌之一的月星家居,与浙江大市场合作建设6万平方米建材商城国庆节运营;加快与家装连锁巨头--居然之家的合作进程,力争年内开工;加快中海四号星建设,确保C座国庆节投用。大力发展新型服务业态,实施“文化强区”战略,滨化集团投资20亿元的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园新媒体展示中心、2万平方米古民居建筑群和中国画基地8月份开工建设,明年投用;高标准设计南海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菩提大道、黄河文化园等,打造独具特色的佛韵休闲地、河海生态城;聘请美国EDC公司高层次设计中海旅游观光园。按照“一河清泉水、一道风景线、一条产业带”的建设理念,确保7.2公里的秦皇河公园明年6月底全线竣工,连接中海、南海、黄河,形成集旅游、观光、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一轴三园”文化旅游产业新格局,力争两年内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以上。

狠抓转型升级,大力优化产业结构

该区坚持把转方式调结构、扩总量上项目作为率先发展的生命线,按照“一产抓特色、二产抓延伸、三产抓拓展、总体抓提升”的思路,重点抓好68家骨干企业提质增效和总投资300亿元的26个重点项目建设,努力构筑高端高质高新高效产业体系。该区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出台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北美海棠、多用玫瑰、有机蔬菜三大万亩基地建设,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培育、产业化经营,集育苗、种植、深加工、观光、旅游于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倾力打造海棠之乡、玫瑰之都、生态之城。着力发展“两型”工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优势支柱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发展、传统产业升级发展。投资过百亿元的政通铝材、创丰金属、中信戴卡轻金属、锂离子电池等项目年内投产,明年工业产值将实现翻番。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建立与中心城市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积极推进浙江大市场、美信城等“七大商贸中心”建设运营,力争年内三产所占比例提高4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深化融合、协调推进。 (窦红心 张强 报道)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