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直面三次台风的考验

来源:中安在线   发布时间:2015-05-20 18:12:53 

8月17日,记者从六安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今年8月上旬以来,六安市采取十条措施,成功防御了第9号台风“苏拉”、第10号台风“达维”和第11号台风“海葵”。全市没有发生一处水库垮坝、河道漫堤、堤防溃决事件,没有出现人员因灾失踪或死亡,防台风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同时针对7月份以来部分地区出现的较重旱情,六安市加强抗旱保苗工作,坚持防台风抗旱两项并举。此次台风降雨使全市旱情及时得到解除,境内河湖库塘蓄水充足,全市库塘总蓄水30.76亿m3,为秋粮丰产丰收奠定了基础。

据了解,受第11号台风“海葵”影响,自8月8日起,全市迎来新一轮强降雨过程,普降大到暴雨,南部山区局部降大暴雨、特大暴雨。台风降雨期间,全市河湖库塘水位总体平稳。少数山区河道水位上涨迅猛,霍山、舒城等县有56座小水库一度超汛限水位,目前各水库均降至汛限水位以下。全市共有87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31.1053万人,转移人口1183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6696公顷,成灾面积9060公顷,倒塌房屋623间,直接经济损失2.8974亿元,其中,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1.5081亿元。


面对三大台风来带的严峻考验,尤其是在迎战11号台风“海葵”过程中,六安市采取十项措施,全面展开防汛救灾工作。

高度重视,确保组织领导到位。在防御台风关键时刻,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防指政委孙云飞作出重要批示。8月8日晚,孙云飞深夜来到市防汛抗旱指挥中心,部署防台风防汛工作。孙云飞要求各级党政一把手要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切实做到思想、责任、指挥、措施到位,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面部署,确保措施落实到位。8月7日和8月8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市防指指挥长毕小彬出席了全省的两次防台风“海葵”的电视电话会六安分会场会议,会后,毕小彬对全市防台风工作作全面部署,确保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在防台风期间,市领导牛向阳、王胜、杨光祥等多次打电话到市防指详细询问台风动向和防御行动情况。副市长、市防指常务副指挥长权俊良坐镇市防汛抗旱指挥中心。

启动响应,确保应急行动到位。市防指于8月1日16时启动《六安市防御台风应急预案》Ⅲ级响应,并于8月8日8时将响应级别提升至Ⅱ级响应。“海葵”影响逐渐减弱,8月12时8时解除Ⅱ级响应,响应共持续256个小时。

深入一线,确保现场指挥到位。在防御三大台风的过程中,市防指先后两次派出7个工作组深入一线。分别由市军分区、市武警支队、市国土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带队,冒雨连夜赶赴各县区,代表市防指进行现场指挥,督导落实人员安全转移。

落实责任,确保巡查值守到位。按照市防指统一部署,六安市气象、农业、水利、国土、民政、交通、教育、城管等部门均落实了防御责任。各县区对重要堤防、地质灾害隐患点、病险小水库、在建工程、城市防洪排涝设施进行巡查值守。

强化监测,确保预警预报到位。农业、水利、国土、交通、气象、通信等部门加强监测,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和防台风避险减灾知识。市防办协调市电视台滚动播报台风防范信息。

集中力量,确保重点防范到位。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等山区县突出强化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提前撤出危险区群众。各地加强对中小河流、堤防、小水库、尾矿库、在建工程、山塘等重点环节的防守防范。

及时转移,确保救灾安抚到位。8月8日,省防指下发《关于立即转移危险地带人员的命令》后,市委书记孙云飞、市长毕小彬分别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批示。当夜,六安市连夜共转移地质灾害点、低洼地危房户群众11482人。由于转移及时,舒城县、金寨县成功避免两起地质灾害事故。各级政府全力开展救灾工作,保障转移安置的灾民基本生活,增加他们灾后重建的信心。

密切配合,确保部门协作到位。各级各部门均按照岗位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防台风防汛工作的强大合力。各级防汛办都加强了值班力量,及时上传下达,保障信息畅通。市防汛办全体工作人员加班加点,24小时在岗在位。

调查核实,确保灾后重建到位。当前,水利、民政、农业、国土、交通等部门正在组织实施水利设施、群众住房、生活安置、农业生产、道路交通等方面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