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在南海争端中保持低调、避免表态的台湾近日打破沉默,数次重申“中华民国”对南海岛屿“无可争议的主权”。这一切与钓鱼岛争端在岛内引起的风暴一样出人意料,因为据媒体披露,美国方面的期望是台湾与日本和东盟一些国家相呼应,台湾民进党公开要求马英九谴责北京设立三沙市这一“危及地区安全”的行为。
香港 《亚洲时报》9日称,"台湾跳入南海争端",那些热切希望台湾加入新的"反北京联盟"的人大失所望。两岸要在南海问题上合作吗?很多媒体都在问,但台湾给出的是否定答案。台国防部副部长杨念祖7日在华盛顿保证,台“没有与中国大陆进行任何协商 、沟通、合作”。台湾当局在美国压力与岛内民意之间左右为难 ,但它至少不会站在美国和个别东盟国家一边。日本"时事政治" 网评论说,两岸在政治立场方面根本对立,但在海洋主权问题上一直存在默契,即使是在两岸政治对立最为激烈的时刻也是如此。
两岸在海洋争端中的默契与争议
“直到最近,台湾一直相当安静,即使中国南海的紧张局势不断加剧。但现在,台湾打破沉寂,这对南海问题相关国家与世界大国的外交和战略产生重要影响。那些热切希望台湾加入新的‘反北京联盟’的人很可能会大失所望。”香港《亚洲时报》9日的报道描述了台湾最近一系列动作引发的反响。
台湾当局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被岛内舆论骂为“媚日卖国”,但在南海问题上的表态要强硬得多。据台“中央社”报道,针对台强化南沙最大岛屿太平岛军备的事件,台负责驻防太平岛的“海巡署”近日表示,他们“守护国土、悍卫海域的决心绝对会符合民众期待”。据今日新闻网报道,由海军中和级坦克登陆舰与海巡伟星舰编组特遣支队,将于8月底前把一批武器运送抵太平岛,执行战备部署。台湾立委林郁方认为,其中的
12日出版的《亚洲周刊》评论说,南海问题是亚洲火药库之一,夹在中间的台湾在南海之争中始终放低姿态,避免卷入必须表态的局面;但随着南海争夺态势升高,台湾也不得不对外宣布将在8 月底前更新太平岛军备。为进一步在南海宣示主权,台“国会”与中国大陆联手,台湾“外交部长”杨进添7日称,“这不会”,他要明确传达这项信息;他说,“以前说过,现在再说一次”,台不会单独与哪方合作对抗某一方。
台湾的态度在一些分析看来值得关注。《亚洲时报》称,上周,台湾民进党要求当局谴责北京设立三沙市"危及地区安全"的行为,就像越南、菲律宾和美国所做的那样。“执政的”国民党并没有批评北京,而只是重申了“中华民国”对这些岛屿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这种说法呼应了大陆的表态。两岸都保持着相同的"九段线",更重要的是,台北和北京目前的官方政策是只有"一个中国",两岸在中国对南海拥有主权上没有争议,他们的关键分歧是"谁是中国的合法统治者"。
日本"时事政治"网站8日的文章评论称,中国大陆和台湾对东海和南海及岛屿的主权要求步调不可能统一,双方在政权代表与政 治立场方面根本对立。不过显然在抵制包括日本在内的海洋主权 要求方的问题上,两者一直以来存在着默契,即使是在海峡两岸政治对立最为激烈的时刻。在整个中华圈的政治话语中,丧失被 公认的领土和主动出卖主权被认为是最大的罪过。对于历代政权 而言,避免因这一问题在历史上留下不光彩纪录是他们的底线。文章也说,面对北京方面指责台北"缺乏保护中华民族利益的意志"的声音,台湾方面无法毫不在意地漠视。但台北马英九政权并不愿意给外界留下"跟随"北京行动的印象,这既涉及政权自尊,也会引起"在野党"对其政治立场的攻击。"不能公开接受中共的要求"日益成为一条政治原则。
美方要台湾呼应东盟、日本
《亚洲时报》称,民族主义情绪、历史积怨、能源资源的渴求和地缘政治利益在南海持续发酵。台北怀揣"外交"、经济和政治利 益期望跳入南海争端。两岸很有可能在南海问题上形成同盟,这提醒着有关国家,意外很有可能发生。两岸在南海问题上的联手将对美国政策构成重大挑战。台湾一直是美国的盟友,两岸在南海问题上的同盟形成,那么美国将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对台湾在东亚海洋争端中立场的疑虑在美国扩散。台湾淡江大学战略研究所教授黄介正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他上个月赴美国华盛顿访问时,美国智库专家葛来仪见他的第一句话,就是问他"台湾到底在钓鱼台搞什么呀?" 美国一直试图影响台湾在南海争端中的立场。台湾《旺报》披露说,美国对台湾的太平岛政策高度关切,多次在二轨交流会议上建议台湾扩建太平岛通信、救援相关设施,积极协助南海国际自由航行权的落实,在战略目标上与东盟和日本积极呼应,互为表里。
在美国的一些评论中,台湾与日本、菲律宾、越南一样面临着中国大陆的"武力威胁",他们要求美国要出面。《纽约邮报}7日一篇题为"是时候让中国人紧张了"的文章说,上周末,中国外交部就华盛顿有关南海问题的声明召见美国驻华公使王晓眠,如果北京对美国在其邻国的举动有些紧张,那挺好,美国将做得更多,让中国更紧张。因为这一切都源于北京在西沙群岛上"计划建设新的军事基地,以及相伴的城市一一三炒",而完全忽视了"这一地区其他国家对该岛拥有主权的事实,其中包括我们的盟友台湾和新加坡"。
新加坡并没有对南海诸岛提出领土要求,而台湾也没有对三沙市说三道四,对这些事实一无所知的作者却据此声称,如果奥巴马政府对于该区域纠纷采取中立政策,这些长期依赖美国保护的"中国的邻居们"会感到困惑,认为美国打着"中立"的旗号纵容北京。
据韩国《朝鲜日报}8日报道,美国众议院28名议员提出旨在解决南海纠纷的"中国南海和平法案"。该法案称,美国政府有义务对中国的行动积极采取外交措施。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亚太委员会所属议员法理欧马维加6日声称,对于中国大陆"不断威胁邻居并且在没有国际法依据的情况下广泛主张领土主权的行为"深感忧虑,美国应该支持东盟、韩国、台湾、日本等方面,"应该要求北京不要强迫、威胁、恐吓或动用武力,而是要通过和平、外交途径解决纠纷。" 据报道,美国一些议员今年年初提出相关决议案,但后来嫌力度不够,就又提出了这一二法案。法理欧马维加声称"由于该地区的紧张局势一直持续所以决议案的共同发起人决定推进法制化。为了强调个问题的严重性而选择了比决议案更强烈的法案。"
台湾为何缩手缩脚
岛内因军舰"迷航"遭重罚引发的民族主义情绪近日仍在发酵,嫌当局在南海问题上太软弱的声音也多了起来。岛内时事评论员黄创夏8日在"今日新闻"网撰文称"在南海,早就经营的国家,叫做中华民国;最早派兵保卫的国家,也叫做中华民国;拥有最大的岛屿太平岛,叫做中华民国;派驻最强的兵力在太平岛,也叫做中华民国"。但这个"中华民国"在马英九的指导下,面对南海争议"一个屁都不敢放",被美国国务院点名"非常非常谨慎",谨慎到面对越南的挑衅,不敢英勇保卫,只想息事宁人。
大陆的一名台湾问题专家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美国压力和岛内民族主义即民意之间,台当局有很大压力,左右为难之下,它表现出来的基本态度有两个,一是强调钓鱼岛和南海诸岛是"中华民国"的固有领土,二是表示不会与大陆合作,这样两方都不得罪。
"美国因素决定它不能同大陆走得太近,但台湾当局目前的做法显示,它至少不会站在美国、日本和个别东盟国家一边。"上海环太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郭隆隆9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他认为,在美国重返亚太战略中,美国希望拉住台湾,台湾一部分人也把美国重返亚太视作一次战略机遇、重新选边的机会,但总体看,马英九当局并不太强调这是一个重要机遇,岛内的主流也是希望两岸稳定和平发展。日本《周刊评论}8日的文章说,相比于对日关系,台湾和菲律宾、越南的关系更为疏远。因此在南海主权争端方面,一旦被卷入纠纷,台湾方面更方便采取相对强硬的姿态。台湾并非愿意放任自己所支配的"蓝色领土",更何况还存在着两岸共同采取行动的"道义召唤"。但是,政府预算压力增大和防御政策依然坚持传统的以大陆威胁为防范重点,使得台湾在海洋权益的保护方面不能充分地放开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