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环保女卫士:冲3分钟战斗浴 不在岛上洗衣物
初到西沙永兴岛上的人,大多数人都会惊喜地发现,在这个小岛上竟然开着一家名为“飞鱼郡咖啡茶艺馆”,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个休闲驿站现在主要经营烧烤、KTV,而老板竟然是一个打扮时尚,追求平静生活,热衷海洋环保的女子,她叫陈慧。
随着西沙旅游开放开发的逐步展开,陈慧并不在意岛上的生意如何,她更关心的是,如何保护好西沙的海洋、岛屿及生态环境。听闻三沙设市,陈慧心中的海洋环保计划也在展开……
被美丽西沙震撼往返永兴岛最多
今年45岁的陈慧是广东人,但是从小就在海口长大,从那篇小学课文《美丽的西沙群岛》里,陈慧就对水清沙细,碧海蓝天,如梦如幻的西沙暗生情结。工作后,居住在深圳的陈慧满心疲惫,渴望安静的生活。
1998年,陈慧第一次登上她魂牵梦萦的西沙永兴岛。“眼前画面,比梦里的还美。看着三四十米能见度的清澈海水,自由游动的海带鱼……”她从此与西沙结下不解之缘。
2003年,恶劣天气迫使陈慧滞留永兴岛一个月。让她感动的是岛上的渔民非常质朴。当时西沙的岛礁没有电视,也没有电话,几乎与世隔绝,但对来客非常热情,免费请她们吃鲜美的海鲜。这一切与深圳的喧嚣形成强烈的反差,西沙的质朴、宁静和美丽让她陶醉,流连忘返。就在那时候,陈慧萌生了开咖啡书屋的念想,可以让海岛过客和驻岛人员有机会坐在一起,排解寂寞,聊天交友。
在这之后,每年陈慧都会抽出时间,乘船到西沙去看一看,走一走。除了在那里的工作人员,她是往返西沙最多的一个人。
4年后的夏天,永兴岛首家咖啡馆“飞鱼郡”开张,这也是岛上唯一的休闲驿站,陈慧是女老板。
在永兴岛上打造西沙海洋休闲文化
走进陈慧精心设计的咖啡馆,充满着浓郁的海洋风,咖啡馆的柱子上,放着西沙特有的白面螺;咖啡馆的玻璃桌面下摆放着西沙海边的细沙、贝壳;吧台的水缸里养着西沙特有的海产品:螃蟹、龙虾、螺、琵琶虾……为了崇尚自然环保,咖啡屋不装空调,而是采用了宽敞的大窗户、装有大吊扇。
随着对西沙的了解,陈慧把心中的西沙情怀融入她的咖啡馆,但是开业之后,陈慧才知道艰辛,由于岛上的补给船一个月才有一两趟,很多物资运输不方便,成本也比较大。再加上岛上人口少,渔民和工作人员并没有喝咖啡的习惯,“飞鱼郡”开业后都是亏损经营,而后转由经营烧烤。
对陈慧来说,咖啡馆的生意并不重要。“如果完全是为了投资经商,在三沙设市以前,绝对不会有人会这么做。”陈慧说,她从内心已经把永兴岛当成她的家,每次上岛都像回家一样,岛上的每个人就像老朋友一样,牵挂着她。
的确,和陈慧走在永兴岛的北京路上,无论是岛上的工作人员,还是渔民,见到她都会热情的打招呼。陈慧说,这多年的感情已经深入内心,同时还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建立了很深的感情。
三沙设市,来永兴岛的人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陈慧的咖啡馆,而她也希望在永兴岛上打造西沙海洋休闲文化。“我想做的是海洋文化,让更多人了解西沙也是有文化的。”陈慧说。
倡议尽量不在岛上洗衣物 节约用水用电
陈慧经营咖啡茶艺馆后,经常在岛上居住,生活非常单调,有一次散步过程发现岛上码头有垃圾,就带着员工捡垃圾,宣传环保理念。
可以说,从诞生起,咖啡馆就承担着民间环保站的任务。“西沙太美,我见不得她受到哪怕一点点污染。”陈慧与10多名志愿者携手,在永兴岛大力提倡环保。
为减少岛内废弃物,咖啡馆不提供一次性餐具;志愿者自制筐篮,随时收捡垃圾;岛上“淡水贵如油”,他们倡议冲3分钟“战斗”浴,尽量不在岛上洗衣服,不随便丢果皮、杂物……
在西沙开展多次环保公益行动后,志愿者们有了一个更大的“家”——2009年3月,非营利性社会公益组织“海南省海洋环保协会”注册成立,陈慧出任秘书长。协会立足西沙,面向海南,在三亚、海口、琼海等地发展多名志愿者,环保力量逐渐增强。长期的西沙生活使陈慧意识到海洋环境的脆弱,如果现在不珍惜、把握,保护住大自然赐予我们的这块净土,以后保护的难度会更大。
陈慧介绍,自协会成立以来,就在西沙开展各种形式的海洋保护工作。三沙设市后,陈慧心中的海洋环保计划也在展开,她希望有更多人参与到海洋环保的队伍中来,目前,协会正在申请对海洋珍贵资源进行动态监测,进一步的扩展海洋环保的范围。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