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域海岸带退化严重

来源:法制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8:23:58 

记者7月16日从国家海洋局了解到,我国海岸及近岸海域经历了近60年的高强度开发,在为沿海地区经济建设、食物生产和人口增长提供了发展和生存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退化、环境恶化、资源衰退等问题。据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关道明介绍,近20年我国大陆自然岸线锐减,距海岸线1公里范围内海域被开发占用面积已经超过80%。这些问题已威胁到我国海域资源的质量与可持续利用,对国家发展战略的部署与实施产生了不利影响。
我国海岸和海域资源浪费严重
关道明认为,我国海域海岸带退化主要原因突出表现在,缺少科学的利用规划,海岸和海域资源浪费严重。海域资源低效利用,新增建设用海空间不足。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近岸用海大多为高密度、低效能、粗放式的用海,严重破坏了海岸和近岸海域的资源环境。在当前冶金、交通、物流等临海工业及城市建设不断趋海发展的新形势下,现有海岸和近岸海域空间已经难以满足新增建设用海的需求,很难保障国家沿海地区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
而目前,我国近海养殖产量约占世界近海养殖总产量的70%,但我国目前的海水养殖业仍然沿袭历史上粗放式的产业布局,科技含量低,开发建设不规范,海域利用效率低下,急需建立政府主导的主动投入机制,变被动式审批为主动式开发,通过统一整治修复海域养殖区,实现水产品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科学化。
此外,滨海景观资源遭到破坏,急需建立修复机制。目前,我国有超过30%的原生砂质海岸遭到开发活动破坏,超过60%的沿岸沙坝、海岸潟湖等地貌景观被损毁,重点海湾较1990年面积平均缩减19.1%,海湾景观生态明显恶化,主要滨海湿地的景观格局均受到人类活动的不良影响。因此,急需建立滨海景观资源的修复机制,逐步修复重建濒危滨海景观资源,提升海岸景观美学价值,改善海岸人居环境,促进滨海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海岸防护能力降低,海洋灾害影响日益加大。特别是受海岸和近岸海域大规模围填海和不合理人工构筑物的影响,我国海岸灾害防护能力降低,灾害发生频率和灾害损失明显升高。近20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因海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326亿元,几乎有一半年份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海岸灾害已成为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威胁。
将整治海岸线不少于二千公里
为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提高海洋综合管控能力,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前不久,国务院批准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区划》)。《区划》将开展海域海岸带整治修复作为未来10年我国海洋开发与保护的一项重点工作,要求对由于开发利用造成的自然景观受损严重、生态功能退化、防灾能力减弱以及利用效率低下的海域海岸带进行整治修复。《区划》还明确提出,至2020年完成整治和修复海岸线长度不少于2000公里。
据关道明介绍,根据我国海域海岸带受损情况和整治修复的目标,未来10年我国海域整治修复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通过清淤、拓展水面等恢复海湾、河口海域的面积、水动力和生态环境。对海岸侵蚀等情况较为严重的岸段,采用修建近岸防护堤、海岸养护、海滩喂养等主动措施,理顺近岸海域海流,维护海岸自然系统平衡,防治海洋灾害。
对风景名胜区及重要旅游区、大中城市毗邻海域具有开发潜力的海岸和海域,进行科学的景观设计与规划,通过滨海休闲长廊、海岸公园、滨海步行道等海岸景观建设,营造适宜人民群众亲水的海岸环境,整体提升区域景观质量,改善沿岸人居环境。
通过选择严重影响海岸生态环境的围海人工岸线区段,制订科学的工程方案,拆除堤坝等人工构筑物,逐步恢复本底自然海岸的原生风貌和景观格局。选择重点受损沙滩区域,遵循海岸演变的自然规律,依据海域的水动力条件和泥沙输运模式,选择科学合理的人工海滩喂养方案,使人工海滩达到平衡状态并维持稳定。
对受损的海岸沙坝、潟湖和沙咀等海积地貌遗迹景观,以及海蚀拱桥、海蚀柱、海蚀崖等海蚀地貌遗迹景观进行修复。选择重要和典型的受损海岸地质遗迹景观,通过去除人为干扰、工程辅助等措施,逐步修复地质体形态和规模,维护地质体的自营性。
此外,针对空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的海域进行整治与整理,为海域开发提供更充足的空间保障。对粗放式用海进行清理和整合,对未经审批的违法违规用海进行关停并转,改良用海方式,引导各类用海实现经济规模化的生产布局,为后续发展腾出海岸和近岸海域空间。选择闲置的淤涨型高涂和低潮高地进行合理规划与开发,建设高效益养殖设施,通过招标、拍卖等形式促进农业综合开发。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