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产业:青岛开发区造船业直追广州上海大连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8:45:35
记者 宋弢 梁旭日 报道
本报青岛讯
船舶和海洋工程产业的崛起,只是青岛开发区向蓝色产业微笑曲线两端延伸的一个代表。青岛开发区依托实现吞吐量3.7亿吨、集装箱1300万标箱的前湾港以及设计年吞吐量达3.7亿吨的董家口港,形成了集研发、生产、总装、销售于一体修造船和海洋工程的产业链。吸引了北船重工等129家船舶制造与海洋工程企业,集聚了山钢等500余家生产配套企业,以及中船重工711所等业内顶尖科研院所。2011年,海西湾实现造船和海洋工程产业产值215.5亿元,出口11.7亿美元,成为直追广州、上海、大连三大造船基地的“后起之秀”。
同时,开发区还拉长整个蓝色产业链条,致力于从交通运输港向贸易物流港转变。青岛开发区服务业发展局副局长宗博表示,青岛开发区正在推动港口的疏运一体化、港城一体化、航运交易金融一体化、物流物联一体化。“这么大的物流量,让它们多留一留、转一转,就能大大增值临港产业,提供更多的税收、更多的就业机会。”
通过蓝色产业链条的完善、延伸,青岛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高端制造业走向聚集、现代服务业不断升级的良好发展态势。2011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150亿元,其中,海洋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13%,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5%以上,成为两大亮点。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