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科学发展谱写生态建设新篇章

来源:大河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8:49:11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51415日,科学发展新山东——“鲁花杯”第八届中国网络媒体山东行东线采访团到达有着“油城、东方湿地之城、黄河水城”之称的东营市。从东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到现代渔业示范区,再到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营市近年来取得的变化着实让采访团一行惊讶不已。

经济增长迅速

2011年生产总值达2676亿元

记者从东营市新闻发布上获悉,2011年,东营市实现生产总值2676.4亿元,年均增长13%;固定资产投资1574.4亿元,年均增长23.5%;地方财政收入135.3亿元,年均增长2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343元,年均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10025元,年均增长17%

2012年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20.7亿元,同比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243.98亿元,增长24.6%;地方财政收入37.3亿元,增长2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47元,增长15.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293元,增长18.8%

生态渔业示范区

打造蓝色高效生态样板

随着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在昔日盐碱滩上建起的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已成为当地蓝色经济的“聚宝盆”。示范区规划面积30万亩,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开发海参养殖区9万亩,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单片滩涂养殖区,年可实现收入12亿元。

据了解,海参养殖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已经启动。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整个项目计划201210月全部完工,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鲜活海参400万斤,年对外销售优质海参苗30万斤,年产值3.2亿元,利税1.5亿元。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

科学发展促进生态环境大改善

行走在黄河口,不时有一只只、一群群水鸟从眼前掠过,舞姿蹁跹,形态优美,在带给人们片片惊呼声的同时,也带走了人们无限的遐思。记者发现,五月的黄河口,野生柳林郁郁葱葱,绿油油的芦苇成片成丛,辽阔的水面一望无际,各类水鸟成群结队,自由翱翔。在这里,游人可以泛舟苇荡,畅游湿地,充分领略生态旅游的风情。

据悉,湿地恢复和补水工程实施以来,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态功能得到较好恢复,区内鸟类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