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女性主导对菲斡旋:柔中带刚是中国外交风格
傅莹 59岁,2009年起任中国外交部
马克卿 56岁,今年1月起任中国驻菲大使
佟晓玲 50岁,2010年起任中国驻东盟大使
黄岩岛谈判中方核心人物:副外长傅莹、驻菲大使马克卿、驻东盟大使佟晓玲
裴浩慈
“女性特殊优势有很多,就外交领域来讲,可能比较柔性。”中国现任驻菲律宾大使马克卿曾在一次访谈中说。然而,在她成为新中国第二任驻菲女大使仅仅两个多月后,就面临了一场“硬仗”。
中菲黄岩岛对峙,令这位曾曝光不多的女大使成为中国与菲方外交谈判的核心人物之一。同时,与她一同被“卷入”这场危机的还有另外两位女性: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中国首位驻菲女大使傅莹和中国驻东盟大使佟晓玲。
从黄岩岛争端爆发以来,处在这场近年来最能引发战争联想的中国外交危机前列的,是3位女外交官。
持续迂回的中菲外交战
马克卿上任时间很“巧”,因为这一年长期存在的南海问题愈发突出。美菲的合作即是表现之一。就在她上任几天后的
然而,这一切对于马克卿的上任来说,还只是“预热”,真正的挑战总是来得更为突然——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的持续发酵,正在让这位女大使的外交能力接受着紧张而严峻的考验。
也许令人比较疑惑的是,在这持续一个月的对峙过程中,马克卿并未公开表示过什么,不过实际情况是,她与菲律宾方面早已在私下进行紧凑严密的磋商。
双方都同意避免采取任何让局势升级的行为,正在寻求真正的外交解决方案。但事态的走向并没有沿着预期路线发展。
尽管菲方因此恼怒,但他们也承认此举有利于缓解紧张局势,促进事件的和平解决,然而事情的进展再一次发生了转折。
最新的消息是,
女副外长的最强音
强调“柔性”的马克卿将傅莹作为自己的榜样,曾表示“傅莹副部长担任大使的时候做了很多工作,而且获得了很好的反响,她充分运用了女性特殊的优势”。
然而,就是中国唯一的女副外长傅莹,在此次争端中发出了中方对菲方的最严厉声音。“菲方显然没有认识到正在犯严重的错误,反而变本加厉地不断扩大事态,不但继续派公务船在黄岩岛潟湖内活动,而且不断发表错误言论,误导国内和国际公众,煽动民众情绪,严重损害双边关系气氛。我们对形势难以乐观。”
在此之前,傅莹两次与蔡福炯约谈,要求菲律宾方面冷静下来,不再采取使事态扩大化、复杂化的行动。
1999年3月至2000年4月,傅莹曾担任第八任中国驻菲律宾大使。傅莹1999年就任驻菲律宾大使时,是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的女大使,也是最年轻的女大使。傅莹对亚洲和东南亚事务非常熟悉。1993-1997年,傅莹在外交部亚洲司工作,任副处长、一秘、参赞等职,主要负责亚洲多边合作和东盟事务。1997年出任驻印度尼西亚使馆公使衔参赞。1998年出任驻菲律宾大使。2000年出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参与推进中国与东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这次外交争端中的另一位人物——中国驻东盟大使佟晓玲,此前曾任中国驻文莱大使。昨日,佟晓玲向外界透露,她前一日与菲律宾外长罗萨里奥进行了对话,被告知菲律宾恢复与中方外交接触的消息。她表示,这是中方努力工作的结果。
“作为女外交官,特别是如果要成为一个成功女外交官,是需要具备一些素质的。”曾多年在芬兰任职的马克卿接受访谈时说,“要具备实力,要有本事,因为外交工作既是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同时也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如果自己的本职工作拿不起来的话,也无法服众。所以,我觉得实力是非常重要的。”“要克服女性容易狭隘的弱点,要大度一些,要能够容人容事,要大气,要有大将的风度。”
随着黄岩岛争端持续下去,这3位女外交官必将引发更多关注,也意味着她们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柔中带刚、绵里藏针是中国的外交风格。就算喊得再响,背后没有支撑,也无法兑现。我们表态含蓄,但话中带出的意思,对方会感觉到。”对民间一些人有关中国“外交过软”的说法,马克卿曾说,“作为外交人员,有时候需要迂回做工作,但最重要的目的绝对是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