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齐世福副教授,作为我军第一位踏上南极的爆破专家,在南极洲拉斯曼丘陵成功实施鸳鸯群岛爆破、完成大型土石方工程等任务,为南极中山站“熊猫码头”和高频雷达场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齐世福是2007年11月12日随中国第24次南极科考队,从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启程奔赴南极,执行中国2007至2008年度科学考察和后勤保障任务的。
据大公报报道,针对中国官方一月中旬宣布,计划在南极中山考察站建设一部高频雷达,用于对极区空 间环境的探测和研究一事,美国安全专家指出,中国的高频雷达可能会用来颠覆破坏美国的间谍卫星。
美国世界论坛网站近日报道说,中国正在其在建的极区空间环境实验室建设一部高频雷达。中国的举动已引起美国安全专家的关注,这些专家指出,中国在遥远的南极建设这样的高频雷达,可能会被用来发展反卫星激光能力,以破坏或中断美国通过南极的侦察卫星。
据悉,该部高频雷达,是中山站极区空间环境实验室最重要的建设项目之一,也是中国极地「十五」建设计划中在南极现场投入最多的一个科考设施。
世界论坛网站引述中国官方消息说,中国即将在南极建设的这部高频雷达天线阵共由二十个天线单元组成,其中主天线有十六个天线单元,副天线有四个天线单元,每个天线高二十米,天线间距约十四米,天线阵总长度约二百三十米。
高频雷达可以探测三千公里范围内的电离层对流。负责建设的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胡红桥博士说,在中山站建设一部高频雷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它将被纳入中国「东半球空间环境地面综合观测子午链」,有利于提升中国极区空间环境的探测和研究水平,扩大中国极地科学在国际上的影响。
世界论坛网站报道称,尽管中国官方强调在南极建设高频雷达是用来探测极区环境,但美国安全专家则认为,这部高频雷达将会被用于军事目的。该网站说,中国的空间项目与美国的空间项目完全不同,都与中国军方操作有直接关系。五角大楼去年曾在中国军事报告中指出,中国正在计划发展反卫星系统(ASAT systems)。
此外,新华社日前还报道,中国南极格罗夫山考察队目前已在格罗夫山地区安装了三个卫星地面角反射器。按照计划,考察队将在这一地区安装十二个地面角反射器。
在格罗夫山地区安装卫星地面角反射器,将作为「INSAR」数据采集的精确地面控制点,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利用「INSAR」技术建立高精度地面数字高程模型,研究冰流运动速度及冰貌动态变化过程,提供精确的地面控制。
2008年2月24日,中国南极中山站熊猫码头正式建成启用,从而改变了我国在南极中山站无永久性固定码头的历史,为我国在冰穹A建立第三个科学考察站运送相关物资器材提供有力保证。
在随后的高频雷达场地爆破中,齐世福根据场地的岩土性质,采取了新的爆破法,边爆破大块岩石,边实施整平,并摸索出了先用镐头机松散爆堆,再用装载机一点点往外运送或回填至低洼区的场地整平办法。
2月29日,随着高频雷达场地的最后一个大型爆破任务的成功实施,齐世福顺利完成了南极之行的第二个任务——高频雷达场地的穿孔爆破整平。
据悉,南极中山站高频雷达项目,是国家极地“十五”能力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是一个国际合作项目,它的建成,有利于提升我国极区空间环境探测和研究水平,扩大我国极地科学在国际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