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加强海洋综合管理 促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

山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贾万志

来源:贾万志   发布时间:2015-05-21 03:45:22 
历史经验表明,大国崛起,是从海洋起步的,强国之路,离不开海洋。随着人口增加、陆地资源减少和环境恶化,海洋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开发海洋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山东是海洋大省,海洋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战略地位。历届山东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海洋事业发展,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建设“海上山东”战略,近年来为适应海洋经济形势的变化,又与时俱进提出了建设“海洋强省”,实施“海洋经济战略”,海洋工作已提到了全省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加强海洋综合管理,作为实施海洋经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努力抓实抓好。
一、加强海洋综合管理,是事关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
海洋综合管理主要包括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执法监察等方面,是沿海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能。山东作为沿海经济大省,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工作,意义尤为重要。
加强海洋综合管理,是实施海洋经济战略,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重要举措。山东是一个海洋大省,濒临黄渤海,海岸线长3100公里,海域面积15万平方公里,与陆地面积15.7万平方公里大体相当。2007年海洋生产总值达4618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7.8%,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8.5%。实施海洋经济战略,统筹海洋开发与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拓展山东发展新空间,优化海洋经济布局结构,促进山东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海洋综合管理是海洋经济发展的“温度计”“睛雨表”和“调控阀”,通过管理环节掌握的信息,可以及时进行科学分析,提出调控政策措施,强化海洋综合管理手段,实现海洋资源有计划、有步骤、有节制的有序科学利用,促进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加强海洋综合管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海洋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也是全球气候的调节器。研究表明,近年来全球气候呈现异常趋势,与海洋生态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山东作为海洋大省,建设海洋生态文明是我们生态省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具有不同于陆地的特性,它的立体性、流动性、复合性使海洋环境生态比陆地更脆弱。当前,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和挑战。加强海洋综合管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合理有序利用海洋资源,促进人与海洋和谐,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加强海洋综合管理,是再创山东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优势的现实要求。大力发展新兴海洋产业,是提升山东农村经济结构的重要任务,也是再创山东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优势的应有之义。渔业一直是山东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发展水平一直居全国前列。去年,全省海洋水产品产量超过650万吨,出口超过30亿美元。这个优势不但要保持,而且还要在新形势下再上新水平。这就要求山东不但要在海洋经济发展上,而且还要在依法加强海洋管理、实现管理体制创新上不断开创新局面。渔民是用海的主体,全省有上百万渔民以海为生。保障渔民生计用海是实现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只有做好海洋综合管理工作,理顺建设用海与渔业用海的关系,才能为发展渔业生产创造一个稳定的政策环境,实现渔业健康发展、渔民持续增收、渔区和谐稳定。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提高海洋综合管理水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山东省海洋综合管理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依法、科学、规范管海,构建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为先导、以海域使用管理为主体、以海监执法为保障、以海洋公共服务为支撑的四位一体海洋综合管理工作体系,大力推进用海方式转变,更好地服务全省海洋经济战略,促进沿海地区和谐社会建设。
目标任务是:力争到2010年,初步建立起科学规范的海域使用管理体系,实现集中、集约用海;海洋环境显著改善,近岸海域清洁和较清洁水域达到95%以上;海洋与渔业一体化管理体制进一步巩固完善,建立与海洋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行政管理、监察执法和公共服务三支队伍,促进全省海洋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一要深度谋划全省建设用海布局,探讨海洋开发和保护的战略举措。近年来,我省围填海造地活动日趋活跃,为缓解沿海地区用地紧张、保障国家和省重大工程建设用海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总体上看,小、散、粗的问题比较突出。现在沿海地区都在向海上使劲,有不少沿海市县都在谋划建设自己的“滨海新区”,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就会出现类似前些年内陆“开发区热”的现象。目前沿海港口、船厂、电厂建设比较分散,一些项目属于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了海域资源的巨大浪费。海洋综合管理工作必须立足于用好优势,着眼长远,从大的方面进行谋划规划,举全省之力打造一个可以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山东临海新区。加快制订实施《山东省近岸海域保护和使用规划》,明确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不断提高海域、海岸线的科学化、集约化利用水平。
二要高度重视海洋环境保护,促进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的根本好转。目前近岸局部海域环境质量还不够好,其主要原因在于陆源污染物大量超标排海,远远超出了海域本身所具有的自净能力。必须推行“以海定陆、防治并举”的方针,根据不同海域的环境容量,提出相应的污染物排海控制总量。建立沿海各级政府海洋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按照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并重的要求,制订实施全省海洋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莱州湾、胶州湾和黄河口等重点海域的海洋环境综合治理。坚持海陆联动,依法从严查处陆源污染,坚决关停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污染企业。
三要建立强有力的海洋与渔业综合管理队伍,维护良好的海洋开发秩序。提高海洋综合管理水平,建设一支优秀的管理队伍非常关键。应当遵循现代海洋管理的普遍规律,借鉴国内外海洋事务管理的成功做法,不断完善海洋综合管理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海洋与渔业一体化管理的体制优势,加快组建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队伍。实施海洋人才战略,加强海洋人才的教育培养,建立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风扎实的海洋行政管理队伍,建立准军事化的海洋执法队伍和高水平的海洋专业人才队伍。建立健全海洋综合管理法规制度,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强化海洋行政监督。认真贯彻《海域使用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搭建依法管海、用海“高压线”,对于违法违规使用海域者坚决依法、依纪进行查处。
三、坚持以管理促发展,正确处理海洋综合管理工作中的几个重大关系
正确处理管理与服务的关系。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海洋综合管理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这一大局。要发挥海洋综合管理在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中的杠杆作用,合理配置海域资源,保证国家、省重大建设项目和重点行业的用海需求,调节沿海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结构,为沿海地区经济持续协调发展服务。事实上,海洋综合管理绝不是为了管理而管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用海,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管得好、管得住是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就用不好海,甚至还会出现问题。要管好、用好海,就要综合管理,进行长远谋划和规划,不是无序甚至随意性用海。过去有人认为谁靠海就可以随意用,甚至认为大海是污水排放池、无主垃圾场,用海可以随便填、随便开发,填了不用也行。这种无序、低效、破坏性、掠夺性的用海方式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必须严格管理才行。要像管理土地那样管海,在海域审批上,要严把海域审批关,法定程序一个也不能少,严禁违规、越权和重复审批。同时,强化服务意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断提高海洋综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海域资源和土地一样,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如果不加以有效保护和管理,势必造成资源环境的巨大浪费和破坏,就无法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谈不上科学发展。在这一点上,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决不能靠吃子孙饭来换取当前的经济发展。因此,开发与保护海域资源是历史赋予当代人的使命,必须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保护优先”的方针,把握好开发与保护的最佳结合点、平衡点,进一步规范海洋开发秩序,转变用海方式,实现集中、集约、节约用海。
正确处理率先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关系。山东作为海洋大省,在率先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要切实维护好渔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和谐发展。近年来,沿海地区为发展工业和城市建设占用了渔民传统养殖水域,造成了大量渔民失海,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认真处理好涉及渔民利益的问题,让广大渔民充分享受到海洋事业发展带来的实惠,切不可只顾发展经济而激化一些社会矛盾。要加大对失海渔民的政策扶持,认真落实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再就业等各项保障措施,抓紧建立渔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讨建立养殖水域生态补偿机制,通过海域使用权作价入股、完善养殖用海占用拆迁补偿标准等途径,切实维护保障渔民的合法利益。另外,海上防灾减灾也是实现沿海地区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要将海上安全管理提上重要工作日程,建立海洋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预防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严防海上安全生产事故和灾难的发生。
海洋综合管理工作涉及面广,覆盖多产业、多行业、多部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海洋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部署,在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高度重视海洋综合管理工作,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统筹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把做好海洋综合管理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紧紧抓在手上。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形成工作合力;不断强化基础工作,完善管理、执法和技术手段,加强海洋综合管理能力建设;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热爱海洋、关注海洋、合理利用海洋、热诚保护海洋的浓厚氛围。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把海管好、用好、保护好,促进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实现山东由海洋大省到海洋强省的跨越。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